王援朝、趙柯以及何應尋三個人,一直在靜靜地等著周景明的決定,他們只負責給周景明提供建議,至于到最后周景明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那就是周景明的事情了。
良久,周景明終于是站了起來,目光灼灼的看著三個人說道,“東南亞市場我們這一次必須拿下,既然日系車企想要用貸款購車這一個政策來讓我們退卻,那我們就用同樣的方法來征服他們!”
周景明的語氣顯得十分堅定,這段時間里,他一邊忙于給天明汽車公司尋找資金援助,一邊就在腦海里權衡每一個選擇所帶來的成本與代價。
東南亞市場未來的總價值,至少在千億級別,就算到時候天明汽車公司在東南亞市場的份額只有百分之十,每年創造的銷售收入,也要達到百億級別,更何況,周景明對于東南亞市場的追求,可遠遠不止停留在百分之十這么少。
一旦這一次天明汽車公司受迫于以豐田汽車公司為代表的的日系車企,主動退出東南亞市場,那么后面,已經有所警覺的日系車企,肯定會加大對東南亞市場的控制,到時候天明汽車公司想要在這一個市場上分一杯羹,就會更加的困難。
放著百億級別的銷售規模不要,這不是周景明的作風。
更何況,周景明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天明公司的資金狀況雖然比不上豐田汽車公司,但是周景明可不會相信,豐田公司會為了一個東南亞市場,將他們大部分的資金與精力都投放到東南亞市場上,到時候,就算他們能成功阻止天明公司進入東南亞市場,豐田公司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巨大的。
周景明在賭,豐田公司不會這么跟自己拼命。
所以說,雙方都是在博弈!
用博弈論的經典模型來形容天明公司與豐田公司在東南亞市場的這一次比拼,就是一個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這個時候,誰先露怯,誰就會輸掉這場博弈。
原以為趙柯以及王援朝兩個人會勸說自己冷靜下來,不要做出這么沖動的決定,周景明甚至連勸說的理由都想好了,但是兩個人竟然不約而同的笑了笑,然后說道,“那你說說,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吧,我們都聽你的。”
“你們不勸勸我三思而行嗎?”周景明苦笑著問道,兩個人的反應太過反常了。
“勸你有用嗎?”趙柯翻了翻白眼,“我們還不知道你的性格,既然你下定決心做出這樣的決斷,自然是有你的考慮的。”
天明汽車公司是周景明一手創辦的,沒有誰會比周景明更加關心整個公司的發展,趙柯相信周景明不是一時沖動才做出這樣選擇的。
“我不管你們怎么想,反正姐夫說東南亞市場不能丟,我就是搶也要把這個市場給搶下來!”何應尋的表達最為直接,他是最早跟著周景明打江山的,對于周景明有著一種近乎癡狂的迷信。
“好,既然你們愿意相信我,那我可就要放開手大干一場了。”周景明此刻只覺得前所未有的豪氣沖天,他也并不是沒有后手的,資金上的問題,實在不行,他還可以找到機工部的李明哲,以李明哲的關系,總歸是能幫助天明公司渡過當前的危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