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那些沒有明面上和天明集團撕破臉皮的經銷商,也有好幾家同豐田汽車達成了口頭協議。
而豐田的行動也是引起了本田等另外幾家島國汽車廠商的注意,很快地,這些廠商也是發現了東南亞的市場空白,稍微調查一下,就能夠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一場市場爭奪戰就這么悄無聲息的展開了。
島國國內這邊,自打去過一次馬自達公司之后,豐田秀吉就再沒有新的行動,好像對這件事已經是不關注了一樣,時間很快就來到了1997年的4月28號,距離這個月的結束只剩下兩天的時間了,一切和往常一樣,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然而,第二天早上,也就是4月29日,從島國傳來了兩個讓國際汽車界關注的重大消息。
第一個消息是豐田公司宣布,已經和泰國政府達成了合作協議,豐田將會在泰國另行投資建造一座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將會在五月下旬正式開始建造。
實際上這一個項目豐田公司早就開始和泰國政府談判了,只不過當時豐田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一步步被天明集團擠壓,豐田也就放緩了這個項目的進度,而這一次天明集團暗中撤離東南亞,將大量市場留給了豐田,豐田剛好一蹴而就,所以才有了這一個消息的公布。
本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投資項目,業內之所以這么關注,關鍵點還是在于“東南亞”,尤其是結合第二則消息,這其中的信息量,著實是有些驚人。
在豐田公司宣布新的投資項目的同時,由島國的《朝日新聞》首先曝光了天明集團撤離東南亞的這項行動。
這則名為“神話的破滅,天明集團為何撤離東南亞”的報道,一下子就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熱議,尤其是互聯網的興起,更是讓這個消息以光一般的速度傳到世界各個角落。
報道中,《朝日新聞》不僅羅列了天明集團最近兩個月在東南亞各項銷售數據,更是對很多天明集團的經銷商進行了電話采訪,很顯然,這一次報道是經過精心準備的,而這一切的幕后策劃,自然就是豐田秀吉了。
之所以隱忍到現在才曝光這一消息,是因為當時天明集團銷售數據的變化并不是非常明顯,豐田秀吉力求一擊即中!
而在《朝日新聞》報道之后沒多久,島國的《每日新聞》、《讀賣新聞》也是對這件事進行了跟蹤報道,同一時間段,島國的三大報紙同時發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絕對是有預謀的。
一時間,天明集團瞬間就陷入了漩渦之中,不僅是國外的媒體記者,就連許多國內的媒體,也是紛紛趕到了天明集團的總部,將那里圍的水泄不通,試圖能夠獲得更多的一手消息。
新聞從業者本該弘揚正義、除暴安良的,但很多情況下,有許多事情,都是因為媒體的不負責任,而鬧得越來越大。
此時的董事長辦公室中,趙柯急的在屋里面來回的走動,倒是周景明,卻是一點都不慌張,依舊在從容不迫的看著文件,跟個沒事人一樣。
“我說小周,外面的記者都快闖進來了,你到底想到解決辦法沒有啊?”趙柯實在是坐不住了,走到周景明跟前問道。
“解決什么呀?”周景明笑了笑,“這本來就是事實,有什么好說的,他們愿意在外面等著,就讓他們等著唄。”
“可總得給他們一個交代吧。”趙柯苦笑一聲道。
“我要給他們什么交代?他們又不是集團的股東,我們自己公司的事情,難不成事先還得跟他們商量不成?”周景明放下手中的文件,
“五月一號,正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炎黃轎車的發布時間,不過看這架勢,也省的我們一個個發請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