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低眉,身為金山寺的住持,他在此地擁有極佳的口碑和極高的地位,今日有知客僧回稟有位年輕香客想見自己,本想推掉,卻不知為何仿佛冥冥中所感應,又改了念頭。
盤膝坐于蒲團之上,法海上下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
俊朗清秀,星眉劍目,只不過眉心中有些郁色,想必是遇到了什么糟心的事情,想要讓自己來開解一番。
雙手合十,頌念了一聲佛號,法海開口道:“施主尋老僧有何事?”
就在法海打量許仙的同時,許仙也在觀察他。
面容敦厚,眼神中常含悲憫,但瞳孔深處卻藏著堅毅與冷酷,說明這位老僧決不像表面表現的那么慈愛。
老僧慈悲,亦有金剛手段。
恐怕,自己的勝算很小……
清清了嗓子,本想握住腰間的劍柄漲漲膽氣,伸手卻握了個空,才想起佩劍早已經被知客僧以“佛門清凈地,不可沾染兵刃兇氣”為由收走了,現在自己的腰間,除了兩顆有點虛的腎臟外,就剩下一根褲腰帶了。
許仙的神色變了變,若是等下談崩了,莫不是要讓我抽出褲腰帶把法海給勒死?
將腦海中的雜念清除,許仙也盤膝坐在蒲團上,向法海還禮:“在下錢塘縣許漢文,來此勞煩大師,實在是有一事不明,望請大師解答。”
哦?
法海波瀾無驚,是來解惑的?
可觀看他的表情動作,倒像是來作辯爭的……
法海微微含笑:“施主請講。”
許仙垂首,神色淡然:“常常聽聞佛門以慈悲為教義,眾僧弟子行事,也要以此為基準;那我想問一句,到底何為慈悲?”
法海看著許仙極為認真的臉,差點便將他認為是故意找茬的那些潑皮無賴。
慈悲為何物?這是基本的教義,就算剛入門的沙彌都一清二楚,而眼前這個年輕人,居然那這種問題來問一個德高望重多年的老僧?
法海修養極好,但也閉上了雙目,不去看許仙的臉:“佛陀所言慈悲,是拯救蒼生與苦難。”
“慈愛眾生給予樂,便是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并教化其拔除其苦,便是悲;二者相合,便是慈悲!”
許仙點頭,嘴角露出笑容:“依大師所言,慈悲便是善心與憐愛,替世人消除苦難,拯救蒼生與水火。”
“正是!”
“那大師認為,世人的苦難是以自己的意志認定,還是該由佛門或者說您的意志認定?”許仙頓了頓,緊接著說道:“如果有人身陷您自認為的苦難,卻怡然自得……”
“比如有人家財萬貫,肆意揮霍,出入酒肆青樓之所,整日花天酒地,他認為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您會怎么做?”
法海將眼睛睜開一條細縫,此時他已經確認,許仙是來找茬的,否則絕不會說出如此放肆的話來。
嘴角微微扯動,時隔多年,居然有人敢來找我坐而論道,真當我多年除魔,忘卻了該如何與人爭論了嗎?
“有人困苦艱難,自感身陷水火,尋求佛門開脫,此為自救!有人陷入困苦而不知,被蒙蔽了清明,自得其樂卻不知危機四伏,佛門自然要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