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總壇,光明頂。
一名身材瘦小,面容陰鷲的中年男子站在山巔,望著遠方的天邊,不住的嘆氣。
原本蒼白的臉上更是變得一片灰暗,沒有半分血色。
正是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青翼蝠王韋一笑。
“此處五行旗遭難,大半的兵力折損,就連一位旗主都死在了元人的手中,”韋一笑臉色十分難看,手掌不自覺的持握成爪型,“此事當如何解決?”
在他身后,站著一位身寬體胖的大和尚,身后背著包金黃色的大布袋,滿臉的橫肉。
“此事乃楊逍援軍不力所至!五行旗主在汝陽城下奮力搏殺數個時辰,卻不見楊逍旗下“天地風雷”四門教眾前來增援,導致五行旗眾被蒙軍圍困,死傷大半!”布袋和尚摸著自己的大光頭,原本臉上一直掛著的笑意也消失不見,“當年為了爭奪教主的位子,大家反目;但為了教主遺志,咱拉下這張老臉去跟楊逍合作,本是看重了他運智帷幄,見識超群,才選了他做指揮使,沒料到他竟敢不守約,想要借刀殺人,進一步瓦解五行旗和五散人的勢力!”
韋一笑神色平靜,他不喜歡參與到明教的內斗和勢力紛爭之中,但有時候事情的走向,卻不以個人的想法而改變。
自從教主死去之后,光明右使失蹤,楊逍大權獨攬,為了爭奪教主之位,整個明教四分五裂。
但足以逐鹿教主之位的無疑只有三方。
殷天正所率領的天鷹,五行旗主的五行旗,還有楊逍的天地風雷四門。
殷天正這些年早已從明教分離,已經極少過問明教是非;所以教主之位,只可能在楊逍與五行旗中誕生。
“楊逍排擠鷹王,令他遠離明教;光明右使失蹤;若是五行旗再折損大半,教內還有誰夠資格與楊逍爭位?”布袋和尚緊接著說道,“韋大哥雖然介乎于中立,但素來與我五散人交好,若是楊逍有登臨教主之位的野心,那么韋大哥恐怕也難逃他的算計!”
韋一笑臉色沒有什么變化,微微瞇了瞇眼,“楊逍就算野心再大,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對我出手;今日總壇議事,我與諸位弟兄觀臨,此番兵敗,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話說!”
“周顛和冷面先生已經在大殿等候,彭和尚和鐵冠道人也在路上,此事若沒有個讓人滿意的交代,胖和尚就是拼了這條命,也要在楊逍身上咬下幾塊肉來!”布袋和尚咬牙,神情兇戾。
明教教眾眾多,此番五行旗與光明使聯合抗元,慘敗而歸,自然有諸多的大人物心生不滿,若是因為戰力不足落敗,那誰也沒有話說。
但此役卻是因為自己人在背后捅刀,耍陰謀詭計,這就要說道說道了。
光明頂,明教大殿。
此時已近正午,大殿之外有數百名身著勁裝的漢子,看其衣著各自不同,分別是來自五行旗與天地風雷門下的教眾,眼神中看著對方都各有警惕。
許音與朱元璋來到光明頂時,看到的就是這么一幕畫面。
“五行旗主和五散人,要與楊逍當面對質……”朱元璋一眼就看到了大殿外的五散人,還有一些身上掛著傷的五行旗眾,遲疑了一下說道:“咱要進去看看。”
……
即便殿外人聲鼎沸,但大殿之內依然顯得十分肅靜,這是明教權力的中心,唯有掌握實權的中層以上人物才可踏足的區域,大殿方圓數百步,空間清闊,即便容納數百人也絲毫不會顯的擁堵。
明教議事,座次自然有先后順序,除了最上方那個代表教主的位子空著之外,下方的座次皆按照教內的排名依次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