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頓和基欽鈉的矛盾很深,貴族出身的溫斯頓,和軍人家庭出身的基欽鈉階層天然對立。
溫斯頓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基欽鈉是伍爾維奇軍事學院畢業。
溫斯頓畢業后進入第四彪騎兵團服役,隨后在古巴度假期間,被英國情報部門看中,負責收集和西班牙軍隊有關的情報。
溫斯頓在印度服役期間,印度北部部落爆發了反抗英軍的武裝起義,溫斯頓立即請假,接受《加爾各答先驅報》和《每日電訊報》的雇傭,成為一名隨軍記者。
這種行為在基欽鈉這樣的傳統軍人看來,等同于對軍隊的背叛。
基欽鈉畢業后任皇家工程兵軍官,普法戰爭期間曾以志愿兵身份加入法軍作戰,24歲前往海外殖民地服役,從來沒有離開過軍隊。
一戰爆發的時候,溫斯頓擔任海軍大臣,基欽鈉擔任陸軍大臣,當時為了爭奪預算,兩人每天都在國會吵架。
直到溫斯頓擔任英國首相,兩人的關系才稍微緩和。
所以溫斯頓來找基欽鈉注定不可能成功,基欽鈉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徹底的南部非洲人,對大英帝國不再關心。
離開總督府之后,溫斯頓在汽車里和英國駐南部非洲大使哈利法克斯勛爵進行了簡單的交流。
“南部非洲現在還有余力,并沒有全力以赴,這個國家的戰爭潛力簡直恐怖,同時支撐三個戰場還游刃有余,如果南部非洲進行真正的總動員,那么可能都不需要盟友,就可以單獨擊敗軸心國。”哈利法克斯勛爵對南部非洲評價很高,他的話讓溫斯頓沮喪,南部非洲實力越強,溫斯頓面臨的困難就越多。
哈利法克斯勛爵所說的三個戰場,分別指的是北非、東亞、以及俄羅斯。。
在北非,南英聯軍共同對抗隆美爾率領的德意聯軍,仗打的斷斷續續,連英國人都在摸魚,完全出工不出力。
英國的底線是埃及,只要隆美爾打不到埃及,蘇伊士運河不受到影響,英軍就不會主動進攻,每一次反擊都是打到邊境線就適可而止,理由是后勤不足。
這個理由主要是說給俄羅斯人聽的,根本就是敷衍。
經過一年的恢復,英國地中海艦隊現在實力更勝以往,南部非洲塞浦路斯分艦隊的實力也明顯強于意大利海軍。
現在地中海的控制權已經重新回到盟軍手中,北非的戰斗都是在沿海地區進行,何來后勤不足這一說?
大胡子雖然對英國的借口不滿意,卻不敢直接翻臉,畢竟俄德戰爭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伏爾加格勒戰役正在進行中,俄羅斯比之前任何時間都需要南部非洲的物資支援。
軍隊支援別想了,大胡子也不敢讓南部非洲軍隊進入俄羅斯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