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位荒誕不經的開羅小偷,他在立場上居然傾向于軸心國,只是畏懼于盟軍在北非的強大實力,所以才不敢表現出來。
南部非洲軍隊進入北非作戰后,也開始在埃及境內駐扎軍隊,這導致蘇伊士運河周邊的情況更加復雜。
不止是南部非洲,美國也對英國控制蘇伊士運河非常不滿,羅斯福已經多次公開宣稱,英國應該給與埃及真正的獨立地位,將蘇伊士運河的管理權還給埃及。
就連俄羅斯人都來插一手,希臘軍隊在埃及接受整編,一部分教官就是俄羅斯人。
在埃及接受整編的希臘軍隊,并不忠于喬治二世,而是向更傾向共和的希臘政府效忠。
南部非洲第五集團軍收復克里特島之后,喬治二世多次向倫敦提出,希望將在埃及的希臘軍隊調回希臘本土,參與到收復希臘的戰爭中。
倫敦一直以在埃及的希臘軍隊尚未完成整編為由,拒絕喬治二世的要求。
“陛下,或許倫敦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畢竟蒙哥馬利將軍的壓力也很大。”亞瑟是這么安慰喬治二世的,現在可不能禍起蕭墻。
“倫敦當然希望希臘人為聯合王國戰斗,看看現在的北非英軍,其中有印度人,有澳大利亞人,有希臘人,甚至有南部非洲軍隊,偏偏沒有英國人,可是卻打著聯合王國的旗號,這難道不奇怪嗎?”喬治二世對英國政府很不滿,自從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一直在擴充軍隊,各個戰場卻看不到英國人,這實在是很神奇。
其實也正常,對于英國來說,北非和東亞,甚至俄羅斯戰場都不重要,英國本土的安全最重要。
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制定計劃,要將陸軍擴充到200萬人。
這個計劃進行的并不順暢,一戰后英國大裁軍,只剩下充門面的皇家衛隊,要在短時間內將英國陸軍規模擴充到200萬人,根本沒有那么多合格的軍官,連大清洗之后的俄羅斯都不如。
俄羅斯軍官的能力或許不足,但是并不缺乏犧牲的勇氣。
谷暳
英國的軍官卻不能跨過英吉利海峽,溫斯頓的理由是英軍還沒有做好準備,實際上誰都知道,溫斯頓是擔心德國重啟海獅計劃,所以才不得不在本土囤積重兵。
“我們現在最大的目標是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也應該做出一些犧牲。”亞瑟目標明確,先把德國人和日本人干掉再說。
畢竟對于南部非洲來說,希臘的利益也是可以商量的。
是商量,并沒說是犧牲。
“勛爵,你當然不擔心,無論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如何,南部非洲的利益都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希臘呢?”喬治二世可不是法魯克那種貨色,流亡英國十年,喬治二世早就看盡了人間冷暖。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這場戰爭中,遠離歐洲和亞洲的兩個國家,不管戰爭打到什么程度,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這兩個國家就是南部非洲和美國。
小胡子就算擊敗俄羅斯,跨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也無力渡過大西洋攻擊美國本土,更不可能擊穿非洲,將戰火燒到南部非洲。
所以不管戰爭打到什么樣,南部非洲都已經立于不敗之地,就算歐洲全部淪陷,小胡子也得跟羅克商量著瓜分全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希臘只是個小角色,沒有人會在乎戰后統治希臘的,到底是希臘國王,還是希臘總統。
“希臘是南部非洲的盟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維護希臘的利益。”亞瑟滿口外交辭令,維護希臘的利益,并不表示保證喬治二世的權力。
“如果南部非洲聯邦政府能保證希臘王國的利益,那么戰后,希臘將向南部非洲軍隊開放全境。”喬治二世梭哈,這下總滿意了吧。
“抱歉陛下,我沒有權力給你任何承諾——”亞瑟很清楚自己的權力界限,這種事你得去比勒陀利亞跟老狐貍談:“——如果你同意,我可以幫助你訓練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這樣才能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亞瑟沒忘記給喬治二世留下希望,這話也得看怎么理解。
南部非洲這樣的國家,肯定要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投降就會被其他國家肢解,再也沒有崛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