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巴頓現在的職務是美國第1裝甲軍軍長,他是羅克的崇拜者,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坦克部隊的使用,給巴頓留下深刻印象,今年上半年,巴頓一直在迪奧訓練中心工作,負責組建美國的坦克部隊。
南部非洲的巴頓也是裝甲部隊指揮方面的專家,和美國的巴頓少將一樣,南部非洲的巴頓上將對隆美爾的指揮也相當佩服,兩個人迅速在隆美爾身上找到共同話題。
“隆美爾最大的弱點在于后勤,如果隆美爾有英軍那樣充足的后勤,盟軍或許早就在北非一敗涂地。”少將巴頓對和隆美爾交手非常渴望,唯一遺憾是現在的隆美爾,并不是最強狀態的隆美爾。
“你錯了,即便給隆美爾充足的后勤,隆美爾也不可能成功——”上將巴頓對隆美爾只是贊賞,還不到崇拜那種程度:“——這不是由隆美爾的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由協約國和同盟國的綜合實力決定的,隆美爾手中坦克最多的時候也沒有超過800輛,我們只要愿意,隨時可以出動8000輛坦克,如果不夠就一萬輛。”
少將巴頓無話可說,這也不是唯武器論,裝備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個人能力再強也沒用。
一力降十會。
“華盛頓傳來的消息表明,隆美爾的兵力調動并不是進攻,而是防守,我們可以針對隆美爾的布置,有針對性的調整我們的進攻方向,選擇弱側進攻。”大半生軍事生涯都擔任參謀人員的埃森豪威爾,對隆美爾沒感覺。
如果在兩個巴頓之間挑一個,埃森豪威爾更贊成上將巴頓的陳述。
盟軍這邊情況復雜,隆美爾那邊的情況更危險。
盟軍只是因為進攻方向不同發生分歧。
隆美爾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分配兵力,防御來自兩個方向的進攻。
隆美爾手下的24萬人,坦克數量只有不到700輛,其中德軍部隊只有8萬人左右,坦克數量300輛,更多的坦克裝備在意大利軍隊。
“隆美爾正在試圖將坦克集中配備德軍部隊,并且征用了意大利軍隊中的汽車和裝甲車,即便如此,北非軍團的實力和我們還是有明顯差距,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從東西兩線同時發動進攻,將隆美爾徹底趕出北非。”上將巴頓也有自己的情報渠道,在情報這方面,北非軍團和盟軍同樣存在明顯差距。
在俄羅斯戰場,德軍為了增強實力,搶走了意大利軍隊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
在北非隆美爾也不客氣,坦克在意大利人手里,和在德軍手里,發揮的戰斗力截然不同,把坦克交給意大利人就是浪費。
情報這方面的差距更明顯。
隆美爾來到北非之后,組建了一支無線電偵測連,在之前的作戰中發揮了一定作用,對盟軍的情報偵測工作做的還不錯。
盟軍在這方面做得更好,德軍的軍用密碼去年就已經被盟軍破譯,這個情況被嚴密封鎖,德國人現在還不知道,并沒有及時更換軍用密碼,所以隆美爾的一舉一動,都在盟軍的掌握中。
為了迷惑隆美爾,盟軍經常發送一些極易破譯的電報,讓隆美爾深陷其中。
同時盟軍還可以通過意大利人獲得大量情報,這會在關鍵時刻,對北非軍團的行動造成致命威脅。
“海軍要加強對航道的控制,減少北非軍團的油料儲備,繼續放大隆美爾的弱點。”埃森豪威爾要斷隆美爾的命根子。
“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派出海軍陸戰隊直接在威尼斯登陸,切斷隆美爾的退路。”上將巴頓也陰險,南部非洲軍隊不是打不贏,而是為了配合俄羅斯戰場在磨洋工。
南部非洲軍隊認真起來,第二、第三、第五三個集團軍,都有擊敗隆美爾的實力。
甚至可以說是輕松擊敗。
隆美爾最擅長的是運動戰,弱點其實也很明顯。
運動戰在進攻的時候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防守的時候意義不大。
關鍵是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太大,盟軍完全可以直接向隆美爾必保的核心區發動進攻,逼迫隆美爾和盟軍決戰,這樣隆美爾也就失去了運動的空間。
裝甲部隊不是步兵,對后勤的依賴很嚴重,沒了油坦克就是鐵疙瘩。
“德軍對意大利人的壓榨很嚴重,我們可以策反意大利人,沒有意大利人愿意為德國人賣命——”埃森豪威爾的話讓上將巴頓略心虛,南部非洲正在和意大利秘密接觸,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餐桌另一邊,少將巴頓心情很難過。
兩個老狐貍一人一句,把隆美爾安排的明明白白,這也是名將的悲哀,不僅生不逢時,而且還生錯了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