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部非洲軍隊一樣,美軍官兵也可以自由選擇隨身武器。
裝甲兵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坦克內空間有限,連步槍都得是特殊研制的卡賓槍型,手槍就成了坦克手們最喜歡的自衛武器。
美國在軍工這方面也比較發達。
和南部非洲一樣,美軍也已經開始裝備m1加蘭德式半自動步槍,抵達北非的美軍部隊已經全面換裝,比東亞美軍的速度更快一些。
“德國人是豬嗎,他們大概已經睡死在營地里了,看來德國人也不像南部非洲人和法國人形容的那樣難對付——”一名車長的話引發哄堂大笑,這些來自大洋彼岸的年輕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戰爭有多殘酷。
“各位,小心點,那些德國人不對勁,我總覺得沒有這么簡單。”麥克的好友,同樣來自加利福尼亞的詹姆斯試圖讓車長們冷靜下來。
這貌似沒用,詹姆斯馬上被車長們的哄笑聲淹沒。
“詹姆斯,如果你擔心,那待會兒你就跟在我后面,我會掩護你——”麥克中了韓凱的邪,德國人有什么可怕的,連意大利人都不如。
一個小時后,部隊再次出發,這一次坦克手們就擺出戰斗隊形,從一開始就進入戰斗狀態。
履帶卷起漫天黃沙,連綿不絕的沙丘和戈壁初次看很壯觀,置身其中很快就引發審美疲勞,只想盡快結束這一切。
麥克的坦克發生了故障,發動機突出陣陣黑煙,無論駕駛員如何踩油門,坦克都一動不動。
“先生,我們的傳統系統似乎出了問題——”駕駛員聲音無奈,似乎還帶著一絲慶幸。
“全體下車,我們盡快修好她。”麥克推開艙蓋鉆出坦克,和“虎式”、“豹式”只有一個艙蓋不同,“格蘭特”一共有三個艙蓋。
“我們需要一輛維修車,這種故障我們自己沒法排除。”駕駛員跳下車的時候,因為腳下的沙地比較軟,很狼狽的摔了個跟頭。
“現在讓我上哪兒找一輛維修車去?”麥克的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密集的爆炸聲。
弗雷登道爾少將對隆美爾的了解嚴重不足,德國人沒有留在營地里,而是早就布置了防御陣地,就等美軍一頭扎進來。
隆美爾手中坦克的數量確實不多,但是有足夠的反坦克炮。
“格蘭特”的防御力嚴重不足,正面裝甲只有51毫米,側面和后部裝甲是可憐的38毫米,德國四號坦克使用的穿甲彈,可以輕易擊穿。
哦,上文在陳述“格蘭特”缺陷的時候,忘記了“格蘭特”的穿甲彈。
美軍在抵達北非之后,才發現“格蘭特”使用的m72型穿甲彈威力嚴重不足,別說打德國人的四號,連三號的裝甲都難以擊穿。
南部非洲坦克使用的75毫米穿甲彈,跟m72型穿甲彈規格不同。
美國人迫不得已將盟軍繳獲的15000枚德式75毫米穿甲彈進行改裝,以提高m72的殺傷力。
改造之后的穿甲彈還沒有來得及發揮作用,“格蘭特”就遭到德軍的毀滅性打擊。
“格蘭特”之所以被英國士兵親切的成為“七兄弟棺材”,和其中彈后因為結構性缺陷造成的災難性后果直接相關。
美軍裝備的“格蘭特”也一樣,在被反坦克炮擊中后,很多坦克手被到處橫飛的鉚釘打成篩子,坦克瞬間失去戰斗力。
“我們正前方發現德軍防御陣地——德國人的火力很兇猛,我們需要支援——”麥克的耳機里傳來同伴的求救和慘叫聲。
“上帝,我的坦克被德國人擊中,我中彈了,我中彈了,我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