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加里納利的命令,戰斗迅速結束,只有一支意大利軍隊拒絕投降,慘遭南部非洲軍隊的圍攻。
這時候加里納利才認識到,投降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南部非洲軍隊不喜歡正面強攻,不代表沒有攻擊能力,相反正面攻堅的能力那是相當強。
第17裝甲師配備的炮兵部隊,裝備的是120毫米自行榴彈炮。
自行榴彈炮的效率極高,炮組成員較拖拽火炮的炮組成員更少,而且不需要部署時間,唯一的缺點是自行火炮攜帶的彈藥較少,需要彈藥車隨時補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自行火炮已經廣泛使用,意大利軍隊中裝備的也有自行火炮,加里納利對于自行火炮并不陌生。
和意大利的自行火炮不同,第17裝甲師裝備的自行火炮,還安裝了一個配備瞄準鏡的高平兩用機槍,當機槍手對頑抗的意大利陣地進行精確射擊時,加里納利心喪若死。
這根本不是戰斗,而是單方面屠殺。
轟——
120毫米榴彈炮威力巨大,有效殺傷力能覆蓋大半個足球場,爆炸之后形成的彈坑有一米深,直徑可達三米左右。
負隅頑抗的意大利軍隊只有一個連,位于一個地勢略高的沙丘,陣地上配備了反坦克火炮和重機槍。
在120毫米重炮面前,沙包壘成的陣地就跟紙糊的一樣,輕易被炮彈撕碎。
通過望遠鏡能清晰的看到,伴隨著劇烈的爆炸,武器零部件和殘肢四處橫飛,漫天黃沙很快就將整個陣地淹沒,這時候裝甲部隊才出動。
陣地上的反坦克炮手視線受阻,“豹”式坦克的爬坡能力很強,輕輕松松就沖入守軍陣地,戰斗很快結束,只有十幾名意軍幸存。
這些被俘的士兵無法享受到和主動投降同樣的待遇,他們多半沒有機會活到戰爭結束。
屬于第54步兵師的戰斗雖然結束,第57半摩托化步兵師的官兵還在炮火中煎熬。
第57師配備的汽車比第54師更多,這并沒有給第57師官兵帶來更多的逃生機會,反而增加了第57師官兵對于汽車的依賴。
和第54師一樣,第57師在遭到攻擊后,防線同樣迅速崩潰,很多官兵拋棄全部輜重,登上汽車匆忙逃跑。
北非的道路交通條件很糟糕,意大利人和英國人一樣,在非洲殖民幾十年,幾乎從來沒有修過路,交通更多依賴地中海。
現在海上交通被封鎖,意大利人終于嘗到苦果,沒有公路,汽車就是擺設,很容易就陷入沙坑。
“所有人全部下車,把車弄出來,否則我們就死定了——”來自羅馬的少校卡洛斯從駕駛室跳下來的時候扭了腳,沙地是有點松軟。
2.5噸卡車的車廂里擠滿了表情恓惶的意大利官兵,他們很多人兩手空空,隨身武器早早就被扔掉,避免影響到逃跑。
對于逃跑這種事,很多意大利官兵已經逃出經驗,得心應手。
“怎么弄?我們沒有工具——”一名少尉不停地再向來路張望,擔心南部非洲人追上來。
“哪怕用手抬,也得把車弄出來——”卡洛斯很生氣,士兵連槍都扔了,工具什么的想都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