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任務是什么?”迪亞曼好歹還有資格列席會議,參謀長科斯塔連列席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是保護運輸線,難道要派我們去當主攻嗎?我們沒有那個實力知道吧。”迪亞曼有自知之明,愛誰主攻誰主攻,希臘人只負責喊加油。
科斯塔一聲長嘆,有心殺賊,實力不濟。
保護運輸線的工作其實也不輕松。
隆美爾在北非的時候,北非軍團最擅長的是運動作戰,盟軍運輸線多次遭到北非軍團突襲,英國第八集團軍的多次失敗,和運輸線中斷有很大關系。
盟軍各部隊其實都有自己的運輸部隊,希臘軍隊的任務很輕松。
如果運輸部隊遭到敵人的襲擊,那么希臘軍隊只要發出求救信號就算完成任務,聯軍指揮部也沒指望希臘軍隊能發揮多大作用。
英國第一集團軍的失敗,導致戰役失去突然性,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
到1月19號,盟軍對突尼斯的狂轟濫炸已經持續了半個月,轟炸機、陸軍重炮、海軍艦炮輪番出擊,德意聯軍在突尼斯周邊的防御陣地遭到嚴重破壞,勝利的天秤,正在不斷向盟軍傾斜。
擔任主攻的是第17裝甲師。
美軍和英軍先后戰敗,法軍定位就是打醬油的,終于沒人跟南部非洲軍隊搶主攻了。
梁昊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將裝甲部隊的戰斗力表現的淋漓盡致。
1月19號上午9點,第17裝甲師的坦克部隊,開始向突尼斯發起進攻。
守衛突尼斯的德意聯軍這段時間很艱難,盟軍白天狂轟濫炸,德意聯軍連夜修復陣地。
陣地可以修復,損失的武器裝備卻無法彌補,盟軍封鎖海岸之后,所有軍備物資都開始出現短缺,可以說是完全憑借意志力在堅持。
梅賽也終于認識到,北非盟軍跟俄羅斯軍隊最大不同。
北非盟軍最大的優勢在于火力,俄羅斯軍隊最大的優勢在于無窮無盡的人力資源。
和俄羅斯軍隊作戰的時候,只要后勤充足,就可以堅持很長時間,兵力劣勢最大程度被抵消。
和北非盟軍——
嚴格說來是和南部非洲軍隊作戰,根本無機可趁,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只能硬碰硬。
缺少坦克和反坦克炮的軍隊,和裝備了重型坦克的裝甲部隊作戰,后果極其慘烈。
第17裝甲師很輕松的就攻破德意聯軍第一道防御陣地,除了個別坦克因為自身故障之外,幾乎沒有在戰斗中損失任何坦克和裝甲車,梅賽上任后,意大利軍隊的作戰意志雖然有一定提升,但絕對實力差距在這兒擺著呢,不是意志可以彌補的。
意大利人也沒有日本人那種,身上綁滿炸藥跟坦克同歸于盡的勇氣。
當發現己方面對坦克毫無反擊能力的時候,投降就成為唯一的選擇。
第17裝甲師的坦克手們甚至都不收容俘虜,把這個任務留給配合作戰的法軍部隊,自己一路狂飆,向突尼斯市中心推進。
戰斗這時候才真正開始。
負責突尼斯外圍防御的是意大利軍隊,德國人都縮在突尼斯市內,準備和盟軍打巷戰。
俄羅斯戰場已經充分證明了巷戰的殘酷,德國人可以以命相搏,不知道養尊處優的南部非洲人,能不能拿出和德國人一樣的血性和勇氣。
“德國人的嘗試必將失敗,南部非洲人從不缺乏勇氣,俄羅斯人能夠做到的事,南部非洲人也可以做到。”梁昊已經做好了準備,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現在到了南部非洲兌現諾言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