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戰役剛剛過去不到三個月,俄羅斯人又在哈爾科夫組建了一支龐大的部隊,這一次俄羅斯人動用了7個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1個空軍集團軍,總兵力達到了98萬人,這些部隊一共配備了12000余門火炮和迫擊炮,2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300架作戰飛機。
與此同時,哈爾科夫德軍的兵力依然保持原狀,坦克和飛機也沒有增加,第三次戰役中的損失尚未得到彌補,第四次戰役接踵而至。
這種情況下就算耗,也能把德國活活耗死。
別忘了俄羅斯在準備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的時候,同時還在準備庫爾斯克戰役,俄羅斯在這個方向一共有190萬人。
現在知道歐洲國家為什么那么恐懼俄羅斯了吧。
這根本不是個正常國家,是個打不死的小強,失敗只會讓俄羅斯更強大,德國人可以贏無數次,但就是無法將俄羅斯徹底打死。
俄羅斯人只要贏一次就夠了。
俄羅斯之所以擁有這么強的生命力,和南部非洲的援助力度越來越大有很大關系。
和頑固的溫斯頓,以及心懷鬼胎的羅斯福不同,羅克很清楚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這時候所有人都必須全力以赴,拋棄偏見,團結合作,才能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卡薩布蘭卡會議結束后,南部非洲在短短兩個月內,向俄羅斯了1500輛坦克,1100架飛機,3000門火炮,以及近5000輛汽車。
為了將這些裝備送到俄羅斯,南部非洲征調了所有可以征調的船只,海軍的綜合補給艦和大型登陸船也被當做貨船用,很多飛機經過多次轉場,是由南部非洲飛行員一路飛到俄羅斯的,在抵達俄羅斯之后,很多飛行員留下來直接參戰,南部非洲聯邦政府和俄羅斯的關系,也進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非常感謝,勛爵,南部非洲是俄羅斯永遠的朋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朋友在困難中給與我們的支援,我帶來了慈父給您的親筆信,他邀請您在戰爭結束后到俄羅斯做客,我們會以最高標準接待您,讓您感受到兄弟般的熱情”俄羅斯駐南部非洲大使約瑟夫瓦西里主動來到正義宮,向羅克當面致謝。
約瑟夫瓦西里是俄羅斯駐南部非洲的第15任大使,其中有7人是三年內更換的,僅去年一年內就更換了3任駐南部非洲大使。
羅克也不知道俄羅斯駐南部非洲大使更換的頻率為什么這么快,這肯定和南部非洲支援俄羅斯的力度沒關系。
“謝謝,我也期待著和約瑟夫先生的見面。”羅克微笑,俄羅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令人敬佩,南部非洲付出的是金錢,俄羅斯則是付出了數千萬人的生命。
數千萬人
想想南部非洲自治的時候,全國人口加起來才200萬,還不夠俄羅斯人一次戰役消耗的,所以羅克很理解俄羅斯的心情。
另一個時空的歐美,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提起二戰就是俄羅斯軍隊在攻入德國之后強健了多少多少德國婦女,虐待死了多少多少德軍戰俘,搶走了多少多少德國人財產。
歐美人從來不說,俄羅斯在二戰中付出了多少代價,也不說德軍在俄羅斯作戰時表現的多殘暴,大部分歐洲人都認為美國才是戰勝德國的主力了,簡直顛倒黑白。
站在國家立場上,羅克能接受俄羅斯人在德國的行為,換成南部非洲,沒準會表現的更徹底,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我們正在所有戰線上發起對德國人的反擊,在哈爾科夫我們有130萬人,在庫爾斯克我們有300萬人,高加索地區的戰斗還在繼續,我們剛剛在圣彼得堡打破了德國人的包圍,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德國人已經窮途末路,他們必將為自己發動戰爭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約瑟夫瓦西里言外之意是,援助越多越好。
羅克微笑不說話,敬佩歸敬佩,一個太強大的俄羅斯,并不符合南部非洲的利益。
“英國人和美國人不可信任,他們利用俄羅斯消耗德國人,導致俄羅斯和德國人兩敗俱傷,這個仇恨我們不會忘,俄羅斯人的鮮血不會白流”約瑟夫瓦西里話鋒一轉,提出的要求讓羅克無法接受“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能和南部非洲分享黑海出海口,黑海對于俄羅斯非常重要,就像伊麗莎白港之于南部非洲”
羅克啞然實習,俄羅斯人對于土地的執念,不亞于華人。
自從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黑海出海口就處于國際聯盟控制下。
由于國際聯盟部隊主要是由南部非洲軍隊組成的。
所以也可以說是南部非洲控制著黑海出海口。
二戰爆發后,巴爾干半島國家試圖入侵黑海出海口,被南部非洲軍隊很干脆的擊退。
之后由于要禍水北引,羅克命令黑海軍隊暫時停止向巴爾干半島進攻,戰事一度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