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史沫資就一臉無奈,他是贊成和英國維護關系的,但是站在南部非洲立場上,又必須打破英國對于英聯邦的壟斷,所以人就很糾結,掙扎左右為難。
“俄羅斯人在戰爭中的表現,理應獲得尊重,他們付出了我們無法承受的代價,不該被苛刻對待。”羅克對英國的不滿也在積累。
到1943年七月份,俄羅斯已經損失了近1500萬人,僅43年第一季度就損失部隊215萬,其中死亡和失蹤人數達到726萬。
羅克現在越來越擔心,戰爭結束后,世界會重蹈另一個時空的覆轍。
事實證明,海盜文化培養出來的國家,永遠學不會客觀看待問題,他們永遠是以自我為中心,只有索取,毫無責任感。
這就是英國統治下的世界秩序。
“聯合王國已經失去了領導世界的能力,但是又不愿意放棄權力,所以就只能帶著全世界一起毀滅,那樣的話,聯合王國就還可以維持下去。”歐文一語中的,英國是最不想世界大戰馬上結束的國家,最好全世界所有國家,除英國之外一起毀滅,英國人才滿意。
“給溫斯頓發電報,我要和他當面談一談。”羅克希望能和溫斯頓見個面,很多話得當面說才能說得開。
溫斯頓也愿意和羅克見面,不過不是馬上,得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
羅克和溫斯頓的見面可以拖,意大利海軍的行動已經迫在眉睫。
南部非洲空軍行動的同時,英國和美國的空軍部隊,也開始配合南部非洲空軍,對撒丁島上的機場和港口進行空襲,盡可能減少意大利海軍在撤離行動中遭遇的危險。
受限于實力,英軍和美軍的空襲行動,效果遠不如南部非洲空軍。
雖然南部非洲空軍距離科西嘉島比較遠,但是在第五航空隊的瘋狂出動下,德國在科西嘉島的所有機場,只要被盟軍掌握了位置的,全部被南部非洲空軍摧毀。
終于到了意大利海軍的行動時刻,在博蓋米尼海軍上將的命令下,一共27艘意大利海軍的船只,陸續離開拉斯佩齊亞軍港,趁夜色前往馬耳他。
在之前的計劃中,意大利海軍的目的地是帕爾馬。
巴頓在綜合考慮之后,將目的地從帕爾馬改為馬耳他,畢竟德國人不僅在科西嘉和撒丁島有機場,在法國本土有更多機場,如果艦隊前往帕爾馬,那么就要面對來自法國本土機場的威脅。
行動進行的并不順利,在離開港口的時候,一艘意大利海軍的驅逐艦誤觸水雷,在劇烈的爆炸中快速沉沒,為行動蒙上一層陰影。
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枚水雷是意大利海軍布設的,為了防止盟軍艦隊向拉斯佩齊亞發動進攻,意大利海軍在港口外布設了大量水雷,這些水雷沒有擊沉任何一艘盟軍艦艇,反倒是把意大利海軍的驅逐艦擊毀。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這種烏龍對于意大利海軍來說并不是第一次。
意大利空軍元帥伊塔諾巴爾博乘坐的飛機,就是在北非圖布魯克上空被意大利海軍的高射炮擊落的。
盟軍內部這種事也不稀罕,剛剛結束的西西里島戰役中,美軍第82空降師副師長查爾斯基蘭斯準將的座機,也是被盟軍防空火力擊落的,準將大人的尸體現在還沒找到呢。
博蓋米尼海軍上將此時并沒有意識到,意大利海軍的厄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