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你,反正我們要走了,再見”格羅特不管不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看著疾馳而去的坦克,莫爾頓一聲長嘆,跳進旁邊的一輛卡車里。
從戰斗爆發到結束,前后不過二十分鐘,美軍的傷亡還不到十個人,鉆井工人卻死了三十多。
在撤退過程中,一枚炮彈擊中了一輛裝載鉆井工人的卡車,在卡車里還有人幸存的情況下,格羅特和奧卡姆卻沒有停下來救人,而是直接離開。
鉆井設備肯定是全部丟失了,當天晚上,埃森豪威爾就命令一支美軍前往事發地。
敵人已經不知所蹤,設備全部被摧毀,清理戰場后才知道,有好幾個人死于失血過多,如果救治及時,他們明明是可以活下來的。
消息傳出,有人驚訝,有人幸災樂禍,也有人心有余悸,不知道偷襲者是什么身份。
“埃森豪威爾很生氣,發誓要報復,聲稱要讓敵人付出慘痛代價,我們現在也很好奇這幫人的身份,他們的戰斗方式,跟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巴頓連連搖頭,如果說武器還不算證據,戰斗力這種事還真說不清楚。
武器來源很好解釋,戰爭進行到現在,南部非洲的單兵武
器消耗了不知道有多少,一部分落入敵人手里也很正常。
退一萬步說,真要南部非洲軍隊出手,更可能選擇美式,或者是英國制式裝備,反正都是嫁禍于人,不可能做的這么明顯。
戰斗力這種事卻沒法解釋。
眾所周知,英軍部隊的戰斗力就是個悲劇,就算正規英軍部隊出手,估計也不會這么干凈利索。
“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如果是我們動手,美國人一個也別想逃。”阿爾文看不起美國人,就算有作戰經驗的美軍部隊,也就那么回事。
“美國人元氣大傷,下一批鉆井設備抵達北非,至少要一個月之后了,阿丹公司的人在哪里”巴頓把這個問題拋之腦后,美國人暫時靠不上,還是得靠自己人。
“大概一個星期后抵達北非。”阿爾文對阿丹公司還是很期待的,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有人襲擊阿丹公司的鉆井隊。
現在最緊張的不是美國人,而是英國人。
亞歷山大無法對抗所有人的圍攻,還是得溫斯頓出面。
溫斯頓主動聯系羅克,目的不僅僅是北非油田,更重要的是討論盟軍下一年度的攻擊重點。
世界大戰進行到第三年,情況已經基本明朗,軸心國節節敗退,盟軍在各個戰場都已經轉入反攻,尤其是俄羅斯,居功至偉。
這樣的會議肯定不能缺少俄羅斯人。
大胡子同意召開會議,但是希望將會議的地點放在俄羅斯,最起碼也得是俄羅斯周邊。
“俄羅斯人在擔心什么擔心被我們軟禁嗎”小斯一語道破俄羅斯人的算計,溫斯頓就算再討厭大胡子,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
“你不要以為這種事倫敦干不出。”亨利了解倫敦,如果英國有底線的話,世界大戰根本不會爆發。
從30年到世界大戰爆發,英法有無數個機會阻止局勢惡化,他們好像失去了理智,不僅沒有阻止,反而火上澆油,最終導致世界大戰爆發。
這樣的錯誤還不止一次,英國和法國對于上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樣負有責任。
“俄羅斯人怎么說”羅克其實也不想離開南部非洲,不過為了明年的統一行動,確實很有必要召開一次會議。
“波斯的德黑蘭”楊史沫資惜字如金,在北非油田的問題上,楊史沫資和小斯、亨利分歧嚴重。
在對待北非油田的問題上,楊史沫資從盟軍內部團結考慮,建議南部非洲支持英國開采北非石油,就算有什么事情也等戰爭結束后再說。
小斯和亨利態度都很明確,絕不給英國人控制北非油田的機會,亨利甚至苛刻的說想讓我們支持英國擁有北非油田,那么就請先把蘇伊士運河交給國際聯盟共同管轄。
直布羅陀海峽問題還不明顯,英國只是擁有封鎖直布羅陀海峽的能力,卻沒有權力。
蘇伊士運河不一樣,這個運河完全受英國控制,英國可以隨時關閉蘇伊士運河,到時候所有船只都得從開普敦繞過去。
“回復溫斯頓首相,我會準時抵達德黑蘭。”羅克也想跟溫斯頓見一面,這段時間南部非洲跟英國關系有點糟糕,兩人需要當面溝通,解除一些誤會。
比如說阿丹公司派往北非的鉆井隊,其實不是跟英國搶奪北非油田的控制權,而是聯手阻止美國人的勢力在北非擴張。
這個理由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