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現在只能派輕裝步兵發動攻擊”楊史沫資也措手不及,誰能想到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搞不好是德國人定向爆破,把責任推給我們的空軍。”蒙哥馬利第一反應是推卸責任。
將整個城市夷為平地這種事,之前只在俄羅斯戰場發生過,法國境內作戰多少還是得收斂點。
可以肯定的是,卡昂平民也在盟軍轟炸中損失慘重,以法國和英國之間的關系,戰爭結束后,這肯定會成為法國人攻擊英國的把柄。
“什么搞不好,事實就是這樣。”溫斯頓理直氣壯,把責任推給德國人就對了。
“如果坦克無法使用的話,那么我們在和美軍的競爭中就落后了”英國遠征軍參謀長尹斯邁將軍也好斗,平民傷亡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他只關心競賽結果。
“美國人那邊的情況怎樣”溫斯頓的受到感染。
美軍的情況比卡昂這邊更糟糕。
小巴頓主動承擔攻擊圣羅的任務,是為了不受英軍的影響,也是為了發泄無法和隆美爾對陣的郁悶,順便檢驗攻占瑟堡積累的經驗,是否已經轉化為戰斗力。
德軍在圣羅的防御部隊只有兩個師。
不過這兩個師都是都是黨衛軍,而且并不缺員,裝備精良,其中一個師是黨衛軍的裝甲教導師。
7月11號,就在盟軍第二次向卡昂發動進攻的同時,巴頓兵分兩路,對圣羅實施鉗形攻勢,試圖畢其功于一役。
德軍依靠堅固防御工事拼死抵抗,美軍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
瑟堡的經驗并沒有發揮太大作用,時間太過緊迫,美軍炮兵沒時間對圣羅進行地毯式打擊,“謝爾曼”也終于遇到了真正的對手,黨衛軍裝甲教導師裝備了德軍最先進的虎王坦克,雖然數量不多,依然能對謝爾曼形成壓倒性優勢。
俄羅斯的is2重型坦克投入作戰后,德軍最新型的五號坦克也開始落后,小胡子因此迫切需要一款更強大的坦克,能和is2抗衡,于是就有了虎王。
“虎王”的戰斗全重達到70噸,標準的巨無霸,比南部非洲的“師”式坦克還重十噸,其正面裝甲厚達150毫米,炮塔前部裝甲185毫米,裝備一門kk4371型88毫米坦克炮,和一挺g34型792毫米同軸機槍,車長潛望鏡上方還有一挺用于防空的g42
今年2月份,虎王正式投入作戰,此前一直配備在俄羅斯戰場,從未在法國境內出現過。
美軍裝備的謝爾曼,不管是在攻擊力上,還是在防護力上,跟“虎王”都相距甚遠。
美軍的坦克手也沒有做好正面對抗“虎王”的準備。
所以當車長超過十米的虎王出現在戰場上時,戰斗全重只有三十多噸,車長不過七米多的謝爾曼,就像是個大玩具一樣脆弱不堪。
“虎王”在西線的第一次亮相戰果輝煌,兩輛“虎王”相互配合,一共擊毀13輛了謝爾曼。
巴頓不得不命令部隊停止進攻,他也不確定德軍有多少虎王。
萬一裝甲教導師裝備的都是虎王,那巴頓還是早點認輸比較好。
“南部非洲軍隊進展迅速,第一天就攻入卡昂,可笑的是,因為前期轟炸效果太好,道路被阻礙,南部非洲的裝甲部隊無法進入卡昂市區,蒙哥馬利將軍建議派遣輕步兵進入城市作戰,楊史沫資元帥堅持派爆破手清理道路,聽說現在一開會就吵架。”巴頓的參謀長蓋尹少將心有余季,巴頓跟蒙哥馬利只要開會也是天天吵。
“很正常,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無容忍那個自以為是的蠢貨,他的名氣都是吹出來的,因為其他英國將軍跟他相比更糟糕。”巴頓看不起所有英國將軍。
確切點說,巴頓似乎除了隆美爾之外,看不起任何人。
也包括南部非洲的將軍們在內。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作為美軍現在最著名的將軍,巴頓也缺乏足夠有說服力的戰績。
蒙哥馬利再怎么不堪,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表現還是不錯的。
巴頓在北非的表現就是一場災難,西西里島作戰期間稍有起色,諾曼底登陸后戰績同樣乏善可陳,美軍在瑟堡的成功,與其說是巴頓指揮得當,不如說是美國整體上的勝利。
“我們該怎么辦請求空軍支援嗎”蓋尹表情略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