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不需要重型坦克,并不代表不需要重型坦克的技術。
瑪蒂爾達坦克名義上是重坦,戰斗全重才區區26噸,發動機是兩臺里蘭直列6缸柴油機,總功率只有可憐的190馬力,難道會對“虎王”700馬力的h23045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機不動心
不可能的。
南部非洲無所謂,楊史沫資在了解到“虎王”越野最快速度不超過10公里之后,就對“虎王”徹底失去興趣。
南部非洲坦克可以降低防御力,可以使用40毫米坦克炮,甚至可以犧牲防空能力,唯獨不能動的是機動性,越野速度少于30公里,國防部的采購人員連看都不會看。
所以“虎王”的裝甲就算再厚,攻擊力就算再強也沒用。
更何況“虎王”也沒有強到逆天的程度。
卡昂戰役剛剛爆發的時候,里昂戰役已經進入尾聲。
“龍騎兵”行動發起的時間在“霸王”行動之后,“霸王”行動發起后,德軍將法國南部的精銳部隊全部調往諾曼底地區,這就導致里昂周邊的防御部隊全部都是二線部隊或者仆從軍。
后果極其嚴重。
卡昂這邊南部非洲遠征軍的戰斗力,本來就超過英軍和美軍。
南部非洲軍隊跟自由法軍之間的配合,又沒有英軍和美軍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德軍二線部隊和仆從軍的戰斗力,跟精銳部隊相比又下降不止一個檔次,綜合下來里昂的戰斗就非常輕松,巴頓甚至只投入了三分之一的作戰部隊,就將對面的二線部隊和仆從軍徹底擊潰。
從戰斗意志上來說,仆從軍跟德軍精銳部隊相比也差多了,投降的比例遠超戰死部分,當南部非洲第15裝甲師突破德軍第335師的防線之后,335師后方的兩個仆從師徹底失去戰斗意志,直接打白旗投降,這讓第15裝甲師師長巴鑫磊悵然若失。
巴鑫磊是巴頓的堂弟,1901年生人,07年來到南部非洲,在尼亞薩蘭接受完整的現代教育,畢業于尼亞薩蘭陸軍學院,和巴頓一樣,同為南部非洲新生代將領的佼佼者。
“我還以為會經歷一場血戰,沒想到最大的困難卻是收容俘虜,難道我們不能將這個工作交給自由法軍負責嗎”巴鑫磊頭疼欲裂,在4時之內,第15裝甲師接收了近13萬俘虜,比第15裝甲師的總兵力還多。
北非戰役結束后,巴頓對北非南部非洲軍隊進行改編,每個裝甲師下轄三個坦克營,一個裝甲步兵營,一個自行火炮營,加上師屬部隊,總兵力大概12萬人。
“自由法軍已經向巴黎出發了,第六裝甲師距離巴黎只有不到150公里”第15裝甲師參謀長丁賓略擔心,自由法軍第六裝甲師的行動有點冒險,已經脫離集團軍群孤軍深入,搞不好會被德軍團團包圍。
巴黎周邊駐防的都是德軍精銳部隊,其中包括從俄羅斯戰場回援法國的黨衛軍第四裝甲師,這個裝甲師裝備的是四號和五號坦克,其中還有一個連的“虎王”,戰斗力不容小覷。
第六裝甲師在結束了里昂的戰斗之后,馬不停蹄繼續向巴黎前進,巴頓能理解自由法軍將領收復巴黎的迫切心情,所以并沒有約束第六裝甲師。
第六裝甲師的師長,肯定是接到了戴高樂的命令,所以才脫離大部隊孤軍深入,戴高樂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他要親手收復巴黎,巴頓不會搶這個風頭。
為了以最快速度收復巴黎,第六裝甲師甚至丟下了速度較慢的輜重部隊,輕裝前進,第十五裝甲師還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第六裝甲師已經出發,24小時之內推進了70公里。
別嫌慢,在道路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70公里已經堪稱神速,諾曼底盟軍登陸后,向內陸推進的速度平均每天只有15公里。
“我們必須要停下來休息了,士兵們越來越疲憊,機器也需要檢修保養,從昨天到現在,我們一共有25輛坦克拋錨,這不是個好兆頭。”參謀長盧克格羅特非常擔心,第六裝甲師一共只裝備了230輛坦克。
“南部非洲給我們的肯定都是次等貨,為什么南部非洲裝甲部隊的坦克很少拋錨”師長雅克德布羅意不滿意,他說的也是事實。
南部非洲出售給自由法國的坦克都是外貿閹割版,用“次等貨”來形容也不過分。
具體到故障率,這還真不是質量問題,坦克發動機就算再精心保養,也只能用兩三百個小時,保養不到位的話,拋錨的概率自然就很高。
德國人坦克故障率更高,以重達五十幾噸的五號為例,戰場上一旦發生故障,很難進行維修,很多時候德軍都會直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