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克也無奈。
戴高樂想要的支持,羅克給不了。
可是拋棄盟友這種事,羅克又做不出來。
至少做的不夠徹底。
黃金雖然不能給,其他生活物資還是有的,而且還很多。
“第一批商船已經從鯨灣出發,一個星期后抵達馬賽”羅克康慨,當然這也不是免費的。
戰爭背景下,不囤貨居奇就不錯了,羅克沒有趁機漲價,就已經是很給戴高樂面子了。
“謝謝,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南部非洲給了法蘭西太多幫助,法蘭西永遠是南部非洲最堅定地朋友。”戴高樂還是很感激的,這只是第一批,接下來每個星期都會有一隊商船開往法國。
“謝謝,我也希望你能理解,我能做的其實也不多”羅克說不出抱歉之類的話,法國其實也給了南部非洲很多幫助的。
只能說是各取所需,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煩惱,感情都被利益綁架了。
戴高樂離開羅克辦公室的時候,在門口和南部非洲防長馬丁巧遇。
馬丁是來向羅克匯報戰爭進展的。
并不是好消息。
東線盟軍對布達佩斯的進攻已經進入第三個月,在第一階段的倉促行動后,俄羅斯人痛定思痛,進行了更充分的準備,調集第二、第三方面軍,總兵力超過150萬人,配合南部非洲軍隊,對布達佩斯發起強攻。
效果并不如人意。
面對俄羅斯軍隊,德軍的抵抗意志異常頑強,很多德軍部隊戰斗到最后一刻,寧死不退,天氣也終于成為俄羅斯軍隊的困擾,在布達佩斯的冰天雪地里,俄羅斯機械化部隊損失慘重,庫爾斯克會戰中得到的經驗,在布達佩斯完全沒有發揮作用。
關鍵是環境不一樣。
庫爾斯克是平原地區,一馬平川,非常有利于機械化部隊作戰。
布達佩斯則是環境復雜,河道成為德軍天然的反坦克戰壕,第二階段行動開始后,俄羅斯軍隊損失的坦克已經超過1500輛,這個損失讓羅克都瞠目結舌。
現在已經是1944年,不是1940年。
俄羅斯軍隊里的坦克也不再是老舊的輕型坦克,而是最先進的重型坦克。
德國人打到現在已經油盡燈枯,情報表明德軍一線部隊的武器彈藥已經開始短缺。
就這,德軍還能打掉1500輛俄羅斯坦克
這個戰報應該沒有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