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都是瞎扯。
不僅電影,南部非洲人所能接受的所有東西,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導演們不把戰爭拍得讓人熱血沸騰,怎么動員南部非洲人積極參軍,遠赴萬里之外,為一群跟自己沒有絲毫關系的人,跟另外一群人生死搏殺呢。
也不僅南部非洲這樣做,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這樣做的,美國比南部非洲更過分,各種隱喻暗示比比皆是,沒有一個鏡頭是多余的。
有了這個基礎,亞瑟所能看到的南部非洲人,臉上的表情都是從容不迫的。
也對,比勒陀利亞可是南部非洲首都,能在比勒陀利亞生存下來并不容易,所以給亞瑟的感覺就不太真實。
真實的南部非洲在艾達這里,作為南部非洲的財長,艾達對于南部非洲的了解,比羅克更充分。
“羅婭和孩子們為什么沒回來”艾達不關心政治和戰爭,關心兒媳婦和孫子孫女。
“長途坐飛機太累,中間還要中轉,我在比勒陀利亞也不會停留太長時間,就不折騰了”亞瑟凡爾賽,您這長途坐飛機也是做的專機好不好,這要是累的話,那可讓普通人怎么活。
不過如果不考慮時間,從塞浦路斯去比勒陀利亞,確實是坐游輪更舒服一些。
“壓力太大”艾達很了解自己的兒子,亞瑟不是個不能抗事的人。
“沒有,只是回來報個到”亞瑟輕描淡寫,明顯不愿意讓母親擔心。
亞瑟也算是封疆大吏,集團軍總司令呢,是該隔三差五回來述職。
安琪和巴頓也經常兩頭飛,述職的同時爭取更大力度支持,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亞瑟這方面比安琪和巴頓更有底線,可結果就是巴頓率領的第一集團軍,跟安琪率領的第四集團軍實力越來越強。
“記得我給你講過的那個小紅帽和狼外婆的故事嗎”艾達耐心開導。
“當然,我也給我的孩子們講過”亞瑟微笑,這也算是口口相傳吧。
“狼外婆就是因為有耐心,所以才吃掉了小紅帽”艾達切入故事的角度,打破了亞瑟關于美好童年的一切記憶。
“你現在太急迫了,為什么”艾達沒指望亞瑟回答,希望亞瑟認真反省。
確實該反省,面對俄羅斯人,一味強硬沒用的,只會讓矛盾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到南部非洲跟俄羅斯的關系。
說白了南部非洲跟俄羅斯沒有根本矛盾,俄羅斯能威脅到南部非洲嗎不能,所以應該擔心俄羅斯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以及德國人。
亞瑟跟俄羅斯人上對抗的時候,美國還在不停的將援助送到俄羅斯,此消彼長,俄羅斯跟美國的關系會發生一些變化,這才是南部非洲真正的威脅。
所以亞瑟就算把布達送給俄羅斯人,也不會給南部非洲帶來多大損失,亞瑟要是聰明的話,就跟大胡子做個交換。
比如說用布達交換俄羅斯對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野心
這個交換大胡子多半不會同意,不過不試一試怎么知道呢。
“你是應該多回比勒陀利亞,明天我要去趟國會,你要不要一起去”艾達讓亞瑟反思的,不僅僅是俄羅斯。
國會
亞瑟雖然不是國會議員,不過對于南部非洲國會那簡直就太熟悉了,還記得亞瑟小時候,艾達去國會的時候就經常帶著亞瑟。
這倒也不是試圖把亞瑟往政治家的方向培養,同樣也是在打造自己的人設。
所有人都知道艾達沒結婚,單身母親的形象還是很有市場的。
妙的是所有人都知道亞瑟跟羅克的關系,所以你就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