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空降師的指揮官在戰后面對那座他們永遠也未能到達的阿納姆大橋哀嘆道那座橋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
英美聯軍的失敗絲毫沒有嚇到南部非洲遠征軍,反倒引起巴頓的嘲諷,巴頓覺得如果埃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為了讓南部非洲遠征軍吸引德國人的火力,就付出這么大的代價,這也太不惜血本了吧。
“正常,你不能孤立看英美聯軍的戰場上的表現,應該將英美聯軍的作戰,跟奧地利戰場的情況結合起來。”楊史沫資不意外,昂撒人從不接受教訓,否則二戰就不會爆發了。
奧地利戰場上,軸心國部隊在面對英美南盟軍,和面對俄羅斯軍隊時,截然不同。
在面對英美南聯軍的時候,軸心國部隊表現的毫無斗志,絲毫不抵抗不說,連逃都不逃,主動留在營地內等著當俘虜。
在面對俄羅斯軍隊時,軸心國部隊死戰不退,就連奧地利仆從軍也爆發出巨大的斗志,血戰到底。
奧地利人和德國人都很清楚,如果他們向俄羅斯人投降,那么俄羅斯人肯定會清算他們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
向英美南盟軍投降,說不定可以逃過一劫,畢竟雙方并沒有解不開的深仇大恨。
埃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應該是受到了奧地利戰場的影響,將荷蘭境內的德軍,帶入到奧地利境內的軸心國部隊,所以才碰了個頭破血流。
“我們得提醒雷震,不能犯埃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類似的錯誤”巴頓很有危機感,南部非洲遠征軍的一帆風順,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謂驕兵必敗,南部非洲遠征軍,現在就有變成“驕兵”的趨勢。
巴頓可不想看到雷馬根,變成南部非洲遠征軍的滑鐵盧。
“我看了雷震將軍的計劃,應該不會”楊史沫資很期待雷震,也能打一個類似伏爾加格勒保衛戰那樣的輝煌勝利。
仔細一想,雷馬根和伏爾加格勒,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
同樣都是背靠大河,參戰雙方同樣都有必須取勝的理由和信心。
區別在于,雷馬根的德軍,跟伏爾加格勒戰役時期的德軍也是天壤之別。
大概相當于德軍,跟德國仆從軍的差距。
而且還不是奧地利那種仆從軍,而是意大利。
“科隆的戰斗已經結束了,我準備把科隆的傘兵,空降到凱塞林部隊的后方,上一個雙保險,打一場完美的殲滅戰。”巴頓手里還有底牌,殲滅凱塞林部隊的同時,順便讓埃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看一看,空降部隊到底應該如何使用。
“空軍也要做好準備,如果我們要和俄羅斯人搶時間,空軍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楊史沫資沒放棄柏林這塊最大的肥肉。
踏平柏林,親手俘虜或者擊斃小胡子,對于所有盟軍來說都是無法拒絕的誘惑,足以青史留名。
世界大戰打到現在,都已經快要結束了,南部非洲遠征軍實際上一場硬仗也沒打,山上的筍都讓俄羅斯人搶光了。
后世說起這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要么是莫斯科,要么是伏爾加格勒,甚至連北非戰役和諾曼底都會有人吹捧,屬于南部非洲的光環,最多跟英國、美國并列,丟人
當然南部非洲也不是一個閃光點都沒有,在菲律賓和馬來半島,以及“龍騎兵”行動中,南部非洲遠征軍的行動都很出色,至少能拿得出手。
不過東亞和“龍騎兵”中,南部非洲遠征軍面對的是日本和德國二線部隊,跟真正的德國精銳部隊并沒有直接對抗。
凱塞林麾下的部隊,是德國目前毫無爭議的精銳。
雖然跟39年的精銳相比,現在的“精銳”明顯成色不足。
但是“成色”這東西,判斷標準是會變化的,只要南部非洲宣傳部門全力開動,那么灰的也能變成白的。tercss"c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