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的時候,車長自然是不會冒著風險使用坦克頂部的機槍,同軸機槍大發雌威,一梭子掃過去幾乎可以清理一條戰壕,很多德軍無路可逃,干脆扔掉步槍,跪在地上舉手投降。
齊寧有底線,不會對已經投降的德軍士兵開槍。
一直在齊寧身旁的卡吉爾殺紅了眼,連續三槍將一名投降的德軍士兵擊倒,齊寧嘴角動了動,還是沒說話。
被槍打死算是幸運的了。
不遠處一輛“豹”式改裝的噴火坦克,一條火焰,直接將數十名德軍全部點燃,幾十名遠征軍官兵端著槍圍觀,沒有人開槍,更不會救火,就這么眼睜睜看著人在火海中掙扎哀嚎,直到一動不動,變成焦尸。
既然從軍,就要有戰死的覺悟。
從遠征軍開始反攻到德軍崩潰,整個過程最多五分鐘,感覺坦克手們還沒有盡興呢,戰斗就已經結束。
某輛“虎”式坦克的坦克手,估計是殺紅了眼,越過德軍戰壕,向正在潰敗的德軍銜尾追擊。
伴隨坦克進攻的步兵肯定要跟上,有些德軍并沒有喪失反抗能力,居然舉槍向“虎”式坦克射擊。
齊寧半跪在地上,精準點射,突擊步槍的優點,這時候被發揮的淋漓盡致,30發子彈最少干掉了十個人,幾乎沒有射空。
只要沒有停止進攻的命令,那就繼續進攻。
出乎遠征軍官兵的意料之外,德軍似乎根本沒有預料到,遠征軍的反擊,居然來的如此之快,所以出發點的德軍毫無準備,在面對遠征軍坦克進攻的時候,嚴重缺乏有效應對手段,唯一能做的,似乎只剩下潰逃,以及投降。
齊寧跟著“獅”式坦克沖進德軍營地,看著一片片跪地投降的德軍,情緒略復雜。
2月底3月初的天氣,雖然已經是春季,天氣還是有點涼,尤其一早一晚,棉衣還是要穿的。
這些德軍似乎沒有足夠的棉衣,很多人甚至把雨衣當外套在穿,有些德軍甚至連鋼盔都沒有,戴的還是夏季常見的單帽。
明顯能看得出,德軍的素質也大不如前,很多德軍士兵身體單薄,面容消瘦,給人感覺似乎是營養不良。
這也正常。
雖然德軍在39、40年橫掃歐洲,那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從那之后盟軍開始對德國進行嚴格封鎖,這幾年歐洲都在打仗,沒人有心思種地養牛,德國從42年開始,已經實行嚴格的物資管制,糧食短缺很正常。
南部非洲從來沒有糧食短缺過,遠征軍的保障是重中之重,聯邦政府唯恐遠征軍餓肚子,各種補給滿格供應,一個冬天過后,遠征軍官兵個個都胖了不少。
此時再看曾經橫掃歐洲的德軍,齊寧內心深處突然有種荒謬感。
帝國必須再一次沿著古代條頓武士的道路進軍,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為德國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德國人到底又得到了什么
即便在這個過程中,德國人得到了一些東西,終究還是要失去。
距離齊寧最近的一名德軍,年齡看上去多半未成年,臉頰沒有德國人常見的大胡子,稀疏的絨毛略顯青蔥。
他跪在地上,滿臉淚痕,緊閉雙眼,嘴里反復念叨著什么。
齊寧只會一些簡單的德語,聽不清對方在說什么,不過齊寧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對方的恐懼。
恐懼就對了,齊寧希望每一個德國人都能記住恐懼的感覺,這樣未來再有人想發動戰爭時,就會想想戰爭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