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雷納德開新聞發布會的時候,菲利克斯古安正在面對臨時政府的調查。
法國對于社會資金的監控是很嚴格的,類似共產國際這樣有大量資金來源不明的組織,一直都是法國政府的重點監控對象。
愛德華達拉第執政時,就是以資金來源不明為由解散法國共產國際。
現在共產國際卷土重來,臨時政府再次關注共產國際的資金來源,菲利克斯古安因此被戴高樂請去喝茶。
“共產國際的資金來自社會捐贈,每一筆捐款都有據可查,沒有任何問題。”菲利克斯古安有信心,共產國際已經在這個問題上吃過一次虧,不會重蹈覆轍。
“只是例行調查,只要沒有問題,就不用擔心”戴高樂笑瞇瞇,有沒有問題不是你說了算。
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重,一旦上了秤,一千斤都不止。
就算沒問題,只要被調查這個情況傳出去,那么也會變成有問題。
“既然是例行調查,為什么不查民主聯盟,為什么不查社會黨,為什么不查中間黨”菲利克斯古安嚴肅,很明顯這是法國保守勢力的反撲。
法國人傾向民主,不過決不是俄羅斯的民主,也不是美國那種民主,真要學這倆的話,那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就危險了。
法國有法國的國情,第一共和國成立后拿破侖還能稱帝呢,后來又復辟,再后來又建立第二帝國,搖擺的厲害,本質上是哪種方式對法國最有利,法國人就接受哪個。
所以共產國際在法國獲得最大支持度很正常,這也不意味著保守勢力的失敗,時間會證明一切。
萊茵河畔的南部非洲遠征軍沒時間可浪費,擊敗凱塞林沒有懸念,懸念在于究竟是那支軍隊,攻占德國的心臟柏林。
所以萊茵河的戰斗還沒有結束,巴頓和楊史沫資就決定派空降兵突襲柏林。
按照盟軍內部的協議,巴頓在戰役發起前,例行通報英美聯軍。
“占領柏林是屬于我們所有人的榮耀,英軍絕不會缺席”蒙哥馬利態度堅決,第一時間來到巴頓的司令部表決心。
“第一空降師在荷蘭損失慘重,你們現在還有能力派出空降部隊嗎”巴頓揭傷疤,按照南部非洲標準,英國第一空降師,已經到了撤編邊緣。
按照規定,南部非洲如果某支部隊在戰斗中全軍覆沒,那么就要被撤編。
不過這種事從南部非洲獨立后,到現在一直沒有發生過。
英國不一樣。
英國不管部隊打得有多慘,損失多嚴重,哪怕一再重建,也不會將部隊撤編。
這不是因為英軍有多勇敢,而是軍隊的成員不同。
真正由英國人組成的部隊,基本不會打到彈盡糧絕的程度,人家是盡到義務之后就可以放棄抵抗,有傳統的。
現在好多了,以前打輸了,家屬只要認出錢,就可以把人贖回來。
那些不停被重建的部隊,毫無例外,都是由殖民地軍人組成的,比如印度,比如澳新軍團,又比如加拿大。
這些殖民地仆從軍,也不全是由白人組成的,比如英印部隊,軍官雖然是白人,士兵全部都是印度人,全軍覆沒了也無所謂,重建就是了。
第一空降師并不是。
“當然可以,大英帝國從不畏懼犧牲,我們會戰斗到最后一個人。”蒙哥馬利豪言壯志。
“得了吧,你們確實會戰斗到最后一個人,最后一個法國人”來自盟友的吐槽最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