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弗來目光死死盯著德軍出現的方向,不看尸體。
他其實是想過去,把尸體上的子彈和手榴彈拿過來的。
德國人也不給英軍補充彈藥的機會,很快就有一群德軍追過來,漢弗來定睛一看,要么是滿臉都是皺紋,胡子都白了的老頭,要么是滿臉雀斑和痘的小孩。
想想自己的年齡,漢弗來也沒有多傷心。
仗打到這個份上,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盡。
嗒嗒嗒
斯登沖鋒槍的聲音很清脆,而且后坐力非常小,槍口幾乎沒有明顯的跳動,彈道平直,從這些角度說,斯登是一支很出色的沖鋒槍。
當然缺點也有,最嚴重的威力太小。
斯登沖鋒槍使用的是手槍子彈,有效射程只有可憐的200米,打在人身上造成的傷害很小。
沖鋒槍的200米,跟步槍的600米不一樣。
步槍的600米是概數,指的是在600米距離上仍然能夠達到應有的殺傷效果,實際上子彈可以飛出去一兩千米,并且在這個距離上依然具備殺傷力。
沖鋒槍的200米就是200,超過這個距離就別指望了,子彈都不知道飛哪兒去了,根本不需要考慮殺傷力。
森林作戰,戰斗往往都爆發在幾十米內,甚至十米內,這個距離上,斯登沖鋒槍的威力還是可以保證的。
為了節約子彈,漢弗來并沒有掃射,而是采用長點射,只擊倒了一名德軍,面前就失去了目標。
德國人沒有全軍覆沒,有幾個幸運的家伙及時躲到掩體后,逃過這一波密集攢射。
軍士長對付掩體后的敵人有經驗,放下手中的斯登,拿起一枚手榴彈扔過去,扔之前還故意停留了兩秒。
果然,手榴彈根本沒落地,在空中凌空爆炸,兩名德軍被沖擊波從掩體后炸出來。
又是一陣槍聲之后,一切終于平靜。
漢弗來等了一分鐘,發現對面沒什么動靜,從樹后面躡手躡腳挪出來。
“回去”軍士長低聲利喝。
漢弗來下意識低頭,一發子彈從頭上飛過去。
然后漢弗來才聽到槍聲。
該死的狙擊手
軍士長不著急開槍,叢林戰比的就是耐心。
德國人也有耐心,因為他們還有威力更大的武器,比如坦克。
裝甲部隊怎么能沒有坦克呢,就算德國人的燃油緊張,坦克還是能開動,也不知道德國人的燃油工廠在什么地方。
多半是在地下放空洞里,要不然大概率躲不過盟軍的戰略轟炸。
看到對面的坦克轟隆轟隆開過來,軍士長拉了一把漢弗來,悄然撤退。
不撤不行,臨時陣地必須放棄,讓傘兵面對坦克就是送死。
也沒退多遠,剛才戰斗的這段時間,傘兵們在后方又布置了一道防線。
漢弗來和軍士長在傘兵的提醒下,小心翼翼繞過雷區,地雷才是對付坦克的大殺器。
當然地形也是。
坦克在森林里,面對的困難比傘兵們多多了,很多地方坦克根本爬不上去。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傘兵們才有底氣在森林里跟德國人周旋。
不過漢弗來他們的運氣也不好,隨著德軍的數量越來越多,傘兵們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如果援兵不能及時抵達,傘兵最終還是會被德軍圍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