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派人去找他,把他給我帶回來”穆勒怒視馮布勞恩,等把人抓回來,穆勒會讓馮布勞恩好看。
馮布勞恩表面強硬,心理慌得很。
比利如果找到盟軍還好。
萬一出了意外,那馮布勞恩可以沒有逃走的機會了。
穆勒撂完狠話帶人離開,沒忘記在馮布勞恩門前留兩名衛兵。
這就是軟禁的意思了。
之前考慮到馮布勞恩有傷在身,穆勒并沒有對馮布勞恩進行特別保護。
“冷靜,多加小心”瓦爾特好像意識到什么,臨走的時候對馮布勞恩小心囑咐。
馮布勞恩不說話,他現在唯一能做的是祈禱。
馬爾利還是很有效率的,入夜之后率領精心挑選的遠征軍士兵,沿小路向馮布勞恩所在的村莊前進,一路上并沒有遇到什么意外。
這也正常。
不是穆勒麻痹大意,實在是荒郊野嶺的,盟軍跟本看不上這些窮鄉僻壤,所以穆勒的壓力都來自研發團隊內部,外部壓力確實是不大。
嚴格說起來,野獸的威脅,都比盟軍大。
所以黨衛軍的槍口是對內的,跟本不對外。
長途奔襲這種事,對南部非洲遠征軍來說是家常便飯,野戰部隊的武裝越野只是開胃菜,即便部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也沒有放松這方面的訓練。
戰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武器裝備再先進,官兵的基本素質還是要保證,南部非洲不僅擅長火力洗地,武器裝備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也能打得有聲有色。
幾十人的小分隊,目標也不大,出發不到二十分鐘,意外還是有了。
不是遠征軍的問題,而是比利。
在研究團隊里,比利作為年輕人,身體素質算是比較好的。
但是跟終日在泥水里摸爬滾打的遠征軍官兵來說,比利的身體素質還是有差距。
看著癱坐在地上大喘氣的比利,馬爾利眉頭緊皺。
這年輕人身體素質不行啊,太差了
遠征軍官兵還是全副武裝,一套裝備下來三四十公斤,個個都是負重行軍。
比利可還是輕裝上陣呢。
“喝點水吧,慢慢喝,別著急”馬爾利就算心急也得忍著,沒有比利帶路,馬爾利他們在山里也是沒頭蒼蠅。
“走吧,我可以的”比利喝了兩口水,又趁機喘了幾口氣,撐著地站起來。
再次出發,這一次速度就慢了很多。
一個小時后,在比利的引導下,馬爾利和突擊隊員們終于來到馮布勞恩所在的村莊。
村莊不大,十幾棟房屋散布在一個山坡上,旁邊停著六輛卡車,卡車是黨衛軍的臨時住所。
要說穆勒對研發團隊的成員們還是不錯的,至少沒有讓科學家們擠卡車。
當然這也更有利于穆勒以更快的速度集結部隊。
“教授住在最中心的那棟房子里,過去的時候得小心,有狗”比利謹慎,這里的狗不是軍犬,就是常見的看家犬。
不過現在看家犬能發揮多大作用不好說,因為現在村莊里的陌生人太多了,如果聽到什么動靜就示警,那估計得叫一夜。
“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的工作交給我。”馬爾利臉上居然戴著夜視儀。
德國雖然也有夜視儀,不過數量稀少,至少穆勒的手下沒有裝備。
馬爾利這邊的夜視儀幾乎人手一個,尤其幾名精確射手,裝備的夜視儀是最新型號,視野更好,更清晰。
上面說武器裝備不重要其實也不對,當差距大到這種程度上,那就是妥妥的碾壓局,根本沒懸念。
馬爾利仔細觀察了半天,整個村莊似乎只有六名哨兵,并且一個流動哨都沒有。
這也真夠懈怠的。attercssce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