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卻很清楚超級武器對于英國的重要性。
國王不在乎首相是來自保守黨還是來自工黨,終歸都是為大英帝國服務,要對國王負責。
超級武器是英國必須擁有的安全保證,而且是越早越好。
「合金管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多長時間」喬治六世的反應,正是溫斯頓想看到的。
雖然在保守黨和工黨之間,英國國王不設立場,傾向性還是有的。
保守黨代表的是貴族、地主,以及壟斷資本家的利益。
工黨代表的則是新興資產階級利益。
在保守黨和工黨之間,英國國王更傾向于保守黨。
和愛德禮相比,喬治六世也更信任頂級貴族出身的溫斯頓。
所以和溫斯頓一樣,喬治六世在「合金管」計劃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同樣是越快越好。
「成功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溫斯頓先給喬治六世一顆定心丸,然后再說但是,喬治六世就很容易接受了「時間上我不能保證,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所需要的時間,一定比美國人和南部非洲人的時間更短。」
這話說了等于沒說,但卻是很有必要的。
在南部非洲和美國已經取得成功的前提下,英國重啟「合金管」,等于是站上巨人的肩膀,不說只剩一層窗戶紙,前路上的荊棘,也已經鏟平了百分之九十九。
「那就堅定的去做,告訴羅特布拉特教授,我給他想要的一切。」喬治六世表情堅定內心惆悵,軍備競賽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超級武器,對于英國來說又是一場軍備競賽。
英國對于軍備競賽并不陌生,甚至稱得上輕車熟路,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軍備競賽,甚至都是英國主動挑起的,目的都是拖垮競爭對手。
不過軍備競賽的后果也顯而易見,這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英國在通過軍備競賽拖垮競爭對手的同時,自身也受到軍備競賽的反噬,從不可一世的日不落,淪為現在的聯合王國。
這也是國雖大好戰必亡的具體表現。
現在喬治六世很能理解當初威廉二世的心情。
軍備競賽在國家競爭中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不接招不行,而且想偷工減料更不行,只能全力以赴。
溫斯頓重啟「合金管」,其實也是陽謀。
喬治六世支持重啟「合金管」,目的是應對來自國際上的潛在威脅。
溫斯頓支持「合金管」,目標則是愛德禮。
愛德禮在參選的時候,明確無誤的提出,要把英國建設成福利國家。
可以說愛德禮的所有競選方針,都是圍繞著「福利」進行的。
比如在住房上,愛德禮提出要以最快的速度實施一個建房計劃,直到每一個家庭都有高水平的住房。
在教育上,愛德禮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畢業年齡提高到16歲,并且要在英國普及成人教育和免費中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