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菲律賓獨立,小阿瑟難道回西點軍校當校長
當校長可沒有當總督自由自在。
所以無論出于何種目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對于菲律賓獨立的態度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綜合各種因素,美國政府只能選擇維持現狀。
和平年代每年上千萬美元,美國政府還能掏得起。
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大蕭條”席卷全球,菲律賓不僅沒能向美國輸血,反而因為經濟受損,需要美國撥付更多資金。
恰逢當時美國人對菲律賓的排斥日益高漲,美國農民要求限制菲律賓農產品的輸入,因為那會影響他們的利益;美國工人則要求限制菲律賓移民,因為菲律賓移民會搶走美國工人的工作崗位。
1932年,美國政府通過“海爾哈維斯加亭獨立法桉”,要求菲律賓獨立。
菲律賓起義期間,大約16萬人陣亡,20萬人因疾病屠殺等原因離世。
付出那么大代價都沒有得到獨立地位,現在美國政府要求菲律賓獨立,想必菲律賓人應該欣然接受吧。
殖民史上最離奇的一幕發生了。
菲律賓不僅不想獨立,反而對海外殖民地的地位表示不滿,希望能以一個州的形式,整體加入美國。
美國連維持殖民政府的費用都不想承擔,如果菲律賓加入美國,那么美國扶持菲律賓就成為責無旁貸的義務,永遠無法推卸。
在充分認識到菲律賓是個大坑之后,美國在1934年通過了一項新的獨立法桉“泰丁斯麥克達菲法桉”,決定給菲律賓設定十年的獨立過渡期,過渡期內美國對菲律賓的援助不會改變。
按照“泰丁斯麥克達菲法桉”的規定,菲律賓應該是在1944年獨立。
計劃趕不上變化,1941年,日軍大舉進攻菲律賓,菲律賓戰役爆發,“泰丁斯麥克達菲法桉”被迫延遲。
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也面臨巨大的經濟轉型壓力,新一輪的經濟危機正在醞釀,這一次不用懷疑,肯定還是從美國開始。
美國人自身難保,菲律賓獨立這件事再次被提上日程。
恰逢日本投降,小阿瑟的注意力轉移到日本,對菲律賓獨立的態度也不再堅決,這為美國政府排除了最大的障礙。
凡事美國人主張的,南部非洲都要堅決反對。
所以在菲律賓獨立這件事上,安琪的態度跟當初的麥克阿瑟一樣。
先征服后拋棄,完全不尊重菲律賓人的意愿,這根渣男有什么區別
美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始亂終棄,應該對菲律賓負起責任。
安琪在前往比勒陀利亞之前,針對美國政府的渣男行為,進行了一些布置,主要是從輿論角度出發,給美國政府制造壓力。
美國人要是真的想跑,誰都拉不住。
但是跑之前總得留下點什么,要么是青春補償費,要么是臉面。
就在安琪在正義宮匯報的時候,來自獅城日報的記者李嘉,正在馬尼拉進行采訪。
馬尼拉收復后,麥克阿瑟還是做了一些工作的,畢竟他是真愛馬尼拉,對馬尼拉真有感情。
偷襲馬尼拉港時炸沉的日本軍艦現在已經修復完畢,拖到獅城準備改造成海上博物館,海面上所有的垃圾也全部被清理干凈,在數十萬日軍戰俘和菲律賓仆從軍的努力工作下,馬尼拉這座城市已經恢復了昔日的繁華。
麥克阿瑟在重建馬尼拉的時候參考了南部非洲經驗,對馬尼拉這座城市進行科學規劃,趁機拆掉大面積不合理的建筑,在新城規劃了大量的綠地和公園,預留的街道也非常寬闊,為戰后重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后
然后就沒了。
即便有大量免費勞動力,戰后重建也是需要海量資金支持的,尤其現代化城市里不可缺少的配套基礎設施,公園綠地看上去漂亮,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可建公園和綠地都得要錢。
這要是在南部非洲,聯邦政府只需要出規劃圖,自然就有商人蜂擁而至,只靠社會資金自籌,短短一兩年內,一座新城就可以拔地而起。
指望菲律賓人自籌資金是不可能的,美國政府榨都榨不出錢來,菲律賓人上哪自籌
菲律賓政府也沒辦法,想來想去還是只能向美國政府伸手要錢。
美國的態度很堅決孩子你長大了,要學會自己去找錢
美國政府沒有這么萌,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精神方面給與足夠的支持,要錢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