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樹立自身形象上,麥克阿瑟也確實是有一手,否則也不會犯了這么多錯誤,依然呼風喚雨。
“我已經為你們都準備好了,你們可以把它刊發在明天的報紙上。”麥克阿瑟準備的很充分,照片嘛,多的是。
麥克阿瑟為記者們準備的禮物不止是照片,還有每人一支派克鋼筆。
麥克阿瑟在投降書上簽字時使用的五支筆,全部都是派克筆。
派克是美國品牌,創始人喬治派克在學校工作,為了增加收入,喬治派克就向學生們兜售鋼筆,并且負責售后服務。
憑借這一點,喬治派克積累了豐富的售后經驗,他對鋼筆的缺點進行改進,于是就有了派克鋼筆。
“除了照片之外,您不想為馬尼拉那些可憐女孩做點什么嗎”記者們并不滿足,把照片發在報紙上沒問題,麥克阿瑟也得給記者們更多,更勁爆的新聞。
這也是互利互惠。
麥克阿瑟的臉色馬上就沉下來。
“作為美菲聯軍總司令,我并沒有忘記在菲律賓戰役中,那些背叛我們的菲律賓人,這是可恥的背叛,他們也畢竟接受法庭的嚴懲――”麥克阿瑟沒有正面回應,言外之意就是菲律賓人活該。
這也可以理解。
美國政府可以每年花費上千萬美元,幫助菲律賓提升基礎建設水平,對菲律賓人進行教育。
但是沒有義務幫助菲律賓人成長。
那些女孩確實可憐,但是她們在選擇和美國大兵交朋友時,目的也并不單純,出發點并不全是愛慕。
如果有,也不全是對美國大兵的愛慕。
對美國的向往或許更多一些。
從這個角度出發,那還真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退一萬步說,菲律賓之前被西班牙人殖民300年,然后被美國殖民近半個世紀,難道菲律賓人對于西班牙人,以及美國人的本性毫無所知嗎
不可能不知道,這么幾百年下來,被西班牙人和美國人禍禍的菲律賓女孩不知道有多少,又有幾個母憑子貴得償所愿。
所以明知道跟美國大兵交朋友這件事有風險,還選擇義無反顧往前沖,那就要承擔風險的后果。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麥克阿瑟肯定不會道破,那未免太冷血了點,不符合麥克阿瑟想要的人設。
所以就譴責那些叛變的菲律賓人。
“那些女孩難道不是無辜的嗎”還是有記者不識趣,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窮追不舍。
這就不是聰明不聰明的問題了,記者們也是人精,當然能看出麥克阿瑟的不耐煩。
明知道麥克阿瑟不耐煩還繼續追問,那就是別有用心了。
“從私人角度上,我同情她們的遭遇――但是從成年人的角度,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生活給她們上的最重要的一課。”麥克阿瑟還是不夠敏感,他可能沒想到,他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用記者的筆寫出來,會被歪曲成什么樣。
這段時間如果評選全世界最圣母的報紙,那么必定是獅城日報。
馬尼拉女孩的遭遇,跟獅城日報有關系嗎
完全沒關系,別說獅城日報,即便放大到整個獅城,馬尼拉女孩能起到的警惕作用也有限,因為獅城女孩不會像菲律賓女孩那樣,對美國人充滿幻想。
美國大兵在獅城,也不敢像在馬尼拉那么放肆。
麥克阿瑟說的話,雖然冷酷了點,嚴格說起來并沒有錯,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該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別人身上,即便那個人跟你的關系是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