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無論怎么樣,巴克耳先生都是立法會委員,我又是立法會的議長,所以就算了吧,我保證,勞倫特·巴克耳會當面向你道歉。”路易·博塔試圖息事寧人,羅克要是不發話,比勒陀利亞警察局肯定不會把勞倫特·巴克耳放出來。
現在的比勒陀利亞警察局,局長是剛剛從布隆方丹警察局調回比勒陀利亞的喬·羅素。
亨利擔任司法部部長,很明顯不再適合擔任比勒陀利亞警察局局長。
喬·羅素在布隆方丹任職期間,工作能力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在喬·羅素前往布隆方丹之后,布爾平民再沒有和布隆方丹軍警發生沖突,所以擔任比勒陀利亞警察局局長的人才是喬·羅素,而不是約翰內斯堡警察局的哈里·斯賓塞。
“呵呵,路易斯,你大概是誤會了,我并沒有針對勞倫特·巴克耳委員的意思,相反是勞倫特·巴克耳委員對我的意見很大,我想我很有必要向立法會澄清,扎克以前遭遇過什么。”羅克才不會在意勞倫特·巴克耳在奧古斯特監獄身體的某個部位會不會變大,歐洲白人確實是喜歡動不動就砍胳膊,但是扎克的舌頭真的不是羅克割掉的。
這其實也是羅克作繭自縛,如果不是以《泰晤士報》南部非洲分部的新聞媒體對發生在剛果自由邦和坦葛尼喀境內的慘劇進行集中報道,恐怕白人殖民者的暴行,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人盡皆知。
就算是知道,又有誰會真正在乎呢。
“好吧,勞倫特·巴克耳會辭去在立法會的職務,從此不會出現在比勒陀利亞。”路易·博塔也不廢話,這要是楊·史沫資,沒準還會和羅克討價還價,路易·博塔就算了,如果路易·博塔的條件不能讓羅克滿意,羅克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看上去好像是羅克在小題大做,實際上羅克也有不退讓的理由,在南部非洲,不管是誰,想踩著羅克出名絕對不可能。
羅克要是輕而易舉的就放過勞倫特·巴克耳,那恐怕勞倫特·巴克耳躲過這一劫,也不會對羅克多么感激,相反這一切說不定還會成為勞倫特·巴克耳未來吹噓的資本,所以路易·博塔才會決定讓勞倫特·巴克耳主動辭職。
路易·博塔能對羅克做出這么大的讓步也不容易,這其實是整個立法會對羅克的讓步,沒準過幾天,南部非洲的新聞媒體就會開始順勢炒作,到時候路易·博塔還有得頭疼。
哪怕路易·博塔做出這么大的讓步,也一直到第二天晚上,勞倫特·巴克耳才離開奧古斯特監獄。
然后勞倫特·巴克耳并沒有在比勒陀利亞停留,當天晚上就乘坐火車直接前往開普敦,然后經由開普敦搭乘郵輪返回歐洲,之后終生再也沒有來過南部非洲。
羅克是真的不在乎勞倫特·巴克耳。
勞倫特·巴克耳在奧古斯特監獄的時候,喬·羅素就在和羅克見面的時候看似不經意的提到過勞倫特·巴克耳。
也就是羅克真的不在乎勞倫特·巴克耳,要不然勞倫特·巴克耳或許根本沒有機會離開奧古斯特監獄。
在比勒陀利亞,奧古斯特監獄的名聲,就跟羅本島監獄在開普敦名聲差不多,扎克的舌頭就是在羅本島監獄被割掉的,進了奧古斯特監獄,想完好無損的離開也不可能。
別誤會,真的就只是監獄而已,并不是什么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