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要放棄主力艦?”歐文還是傳統的“巨艦大炮”,跟不上羅克的節奏。
“主力艦即將被世界淘汰,現在發展主力艦純屬浪費資源。”羅克堅決實用主義,主力艦什么的想都不用想,航空母艦和潛艇倒是可以多爭取一些。
另一個時空的華盛頓海軍會議,在潛艇問題上并沒有達成一致,主要爭議發生在英法之間,英國擔心法國擁有太多潛艇,會對英國海軍構成威脅;法國則堅持建造更多潛艇,維護自己在全世界的利益。
美國和日本、意大利對潛艇的需求不高,美國是看不上,意大利是沒必要,日本則是造不起。
日本現在看上去氣勢洶洶,實際上世界大戰期間掙得那點錢,已經差不多都被海軍吸干了,如果美國不提議召開華盛頓海軍會議,那日本目前的造艦規模最多維持個一兩年,日本政府的財政就會被海軍徹底拖垮。
“建造個一兩艘作為旗艦也是好的——”歐文臉上寫滿了遺憾,人家英美動不動就君權級、南達科塔,南部非洲最大的軍艦卻是巡洋艦——
這差別實在是有點大。
英國的君權級戰列艦,25750噸。
美國正在建造的六艘南達科塔級戰列艦,43200噸。
日本的陸奧33800噸。
連意大利的杜里奧號戰列艦都有22700噸,南部非洲最大的戰艦9500噸——
唉,簡直沒臉見人。
“海軍即將開工的德蘭士瓦號航空母艦有25000噸,接下來還要建造尼亞薩蘭號,這個作為旗艦還不夠?”羅克也是要面子的,9500噸的旗艦,確實是配不上南部非洲的咖位。
從這兩艘航空母艦的命名上,就能看出尼亞薩蘭在南部非洲的地位。
德蘭士瓦不用說,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兩大雙子星無人能敵,用“德蘭士瓦”命名首艦理所應當。
尼亞薩蘭境內的雙子星是洛城和愛德華港,南部非洲海軍司令部就在愛德華港,所以以“尼亞薩蘭”命名第二艘“德蘭士瓦”級航空母艦也能說得過去。
這一次躺槍的是開普,開普境內其實也有兩個較大的城市,一個是開普敦,一個是金伯利,怎奈整體水平和尼亞薩蘭差距過大,最終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航空母艦作旗艦,肯定不如戰列艦。”歐文固執己見,實在是航母看上去就跟滾裝船差不多,戰列艦上則是有粗大的黑管子,看上去就比較威風。
羅克笑而不語,一艘戰列艦成本大幾百萬,建成了以后只能當做護航軍艦使用,效果還不如輕巡和驅逐艦,誰愛造誰造,反正南部非洲是不造。
五號下午,艦隊抵達樸茨茅次,和英國準備參加華盛頓海軍會議的艦隊匯合。
英國艦隊由六艘軍艦組成,旗艦是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
雖然貝爾福和羅克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為了歡迎羅克的到來,貝爾福還是準備了盛大的歡迎晚宴。
宴會期間,貝爾福果然和羅克談起“貝爾福宣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