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看不懂,德國進軍萊茵蘭,居然沒有引起其他國家的關注,《泰晤士報》都只給了一個豆腐塊進行報道,就是一句話新聞那種程度,英國和法國的報紙,估計還在討論巴西內戰呢。
也對,德國進軍萊茵蘭,這個話題的熱度怎么可能比得上南部非洲和美國之間的沖突呢。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不管是美國還是南部非洲,給歐洲國家帶來的沖擊都是無比巨大的。
自從大航海時代之后,世界文明中心就從東亞轉移到歐洲。
至少歐洲人是這么認為的。
幾百年來,老牌歐洲殖民國家憑借堅船利炮殖民全世界,將全世界的財富都運往歐洲,這才有了近代歐洲的輝煌。
這也給了歐洲國家一個錯覺,既然殖民掠奪就可以輕松帶來財富,那么何必辛辛苦苦紡羊毛煉鋼呢。
美國和南部非洲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先后崛起。
也就是在美國和南部非洲的工業實力先后超越歐洲國家,甚至兩個國家隨便一個拿出來,每年生產的粗鋼都已經超過所有歐洲國家總和的時候,歐洲國家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然后歐洲人骨子里的劣根性就開始發作。
當歐洲人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后的時候,歐洲人不是奮起直追發憤圖強,而是各種詆毀污蔑謾罵攻擊,試圖用這樣的方式保持自己的高高在上的心里優勢。
所以別以為肥彭說“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單指美國,所有歐美國家其實都一樣,所以肥彭才這么理直氣壯。
在這個背景下,當全世界兩個工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爆發沖突,英國和法國所謂的“調解”都只是做做樣子,然后就心安理得的坐下來看熱鬧,他們巴不得南部非洲和美國同歸于盡呢,這樣歐洲國家才能坐收漁翁之利。
“他們當然知道,不過他們都認為,自己有能力控制局面,一切盡在掌握中,所以德國人才敢進軍萊茵蘭。”羅克主動給基欽鈉倒水,就是白開水。
老年人還是不要喝刺激性太強的飲料,白開水就是最好的飲料。
“如果歐洲再次爆發世界大戰,你會怎么做?”基欽鈉開門見山,南部非洲雖然嘴上不說,實際上也有“孤立主義”的苗頭。
世界大戰結束后,南部非洲和歐洲國家的關系其實是在不斷地惡化中。
在馬達加斯加,南部非洲和法國有過較量。
退出英聯邦,南部非洲和聯合王國的關系直接倒退回1806年,那一年英國擊敗荷蘭,開普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其他諸如德國俄羅斯,和南部非洲要么有仇,要么欠錢不還,都屬于隨時都可能撕破臉那種程度。
所以基欽鈉真的很擔心南部非洲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