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不可能拆除“島嶼”級航空母艦。
法國不可能拆除“黎塞留”。
意大利也不可能拆除“維托里奧·維內托”。
更不用說代表團正使遇襲身亡,副使重傷昏迷到現在還沒有蘇醒的日本。
日本根本不承認正在建造大和。
至于吳海軍工廠造船船塢里的那個巨大龍骨,日本聲稱是一艘最新式的豪華遠洋游艇。
好吧,日本人說什么就是什么。
羅杰·凱斯無可奈何,綜合所有與會國家的意見,將建議修改為:各國在1943年以前不再建造新的主力艦艇,這里的主力艦艇包括航空母艦和戰列艦。
也就是說現在在建的可以繼續建造,但是不允許建造新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
對于巡洋艦羅杰·凱斯也有修改,原則上1943年之前,各國也不允許建造8000噸級以上的巡洋艦,但如果在認為國家安全遭到威脅的前提下,那么就可以建造最多不超過一萬噸的巡洋艦。
所以這第二條規定就跟沒有一樣,什么叫“認為國家安全遭到威脅”?
意思就是我只要感覺不安全,那么就可以建造萬噸級別的重型巡洋艦唄。
要這么說的話,某些安全感極度缺失的國家,那么會隨時突破協議限制。
二月十六號,海軍會議對羅杰·凱斯修改過的條款進行表決。
南部非洲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既然“島嶼”級航空母艦可以完工,楊·史沫資也沒理由反對。
法國和意大利同意的原因都一樣,其實他們同意不同意也無所謂,即便放開對法國和意大利的限制,法國和意大利也沒有能力建造更多的戰列艦。
美國肯定也是同意的,只要南部非洲不建造新的航空母艦,那么美國也不會追加“約克城”的訂單。
唯一不滿的是日本人。
賀屋興宣和山本五十六遇襲之后,日本和德國的談判陷入停滯狀態,海軍會議進行到現在,日本幾乎一無所獲。
“簽訂第二個《倫敦海軍條約》的基礎,必須建立在《華盛頓海軍條約》和第一次《倫敦海軍條約》全部廢除的基礎上。”永野修舊事重提,緊緊咬住《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不放。
“反對!”楊·史沫資直接舉手。
“反對!”羅杰·凱斯同樣不滿。
“反對!”赫爾附議——
“——”
“!”
法國和意大利代表沒必要舉手了,南部非洲和美國英國同時反對,日本人已經回天乏術。
“那好吧,既然日本無事可做,那么我們就只能退出——”永野修故技重施,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