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不可怕。
可怕的是引發的后續連鎖反應。
法國和意大利都將地中海視為自己的核心利益,擁有伊麗莎白油田的南部非洲,因此可以處于一個超然的位置上看待法國和意大利的競爭。
反正不管是誰贏得軍備競賽,都離不開南部非洲的石油。
現在法國和意大利達成《意法條約》,塞浦路斯甚至伊麗莎白油田的安全就受到威脅。
英國人這一下爽了,法國和意大利聯合,南部非洲就不得不和英國人走得更近,這下英國地中海艦隊終于在地中海有了最堅定的盟友。
當然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
楊·史沫資倫敦之行后,南部非洲海軍和皇家海軍恢復合作關系,塞浦路斯分艦隊明年和英國地中海艦隊恢復聯合演習,這肯定會引起法國和意大利的緊張。
《意法條約》的簽訂,和這一點也不無關系。
“那就幫助阿比西尼亞,阻止意大利人的入侵。”基欽鈉殺伐果斷,南部非洲最擅長這種事。
“不不不,如果那樣,意大利就會成為我們的敵人——”阿德說了一半突然臉色古怪。
原來南部非洲也和英國、法國一樣,是綏靖政策的堅定支持者。
這也沒辦法啊,如果南部非洲出手制止意大利,那么英國和法國回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憑什么?
憑什么讓南部非洲大兵在距離本土萬里之外為毫不相干的英國人和法國人流血犧牲?
“那么我們就來討論下,如果在現有的這個局面下,實現我們的利益最大化。”菲利普最現實,既然不能阻止,那就看看有沒有從中漁利的可能。
不過讓南部非洲三老措手不及的是,現在的意大利,明顯比三十年前的意大利更能打,
8月21號,意大利人兵分三路入侵阿比西尼亞,北路意軍由意大利東非總督德·波諾將軍率領,從厄立特里亞進攻提格雷省,9月5號占領阿杜瓦,10天后突破阿軍防線占領提格雷省首府馬卡累。
東路意軍的進展雖然緩慢。
南路意軍在格拉齊亞尼率領下勢如破竹,10月8日順利攻占戈臘黑。
也就在這一天,國際聯盟認定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是侵略行為,決定對意大利實施制裁。
講個笑話,國聯的制裁——
真的是笑話,很難想象,國聯的制裁,連石油都沒有被列入禁運物資。
而且蘇伊士運河還依然對意大利開放,意大利軍艦和商船暢通無阻。
對于意大利軍隊在入侵阿比西尼亞期間表現出來的戰斗力,羅克一點也不驚訝。
或者說憑借意大利軍隊現在的實力,如果戰爭曠日持久才不合理。
不過對于英國人和法國人來說,相對于世界大戰期間的意大利軍隊,現在的意大利軍隊就表現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