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法國政府從一開始就錯了——”蘭德爾·威廉姆斯以敢說真話著稱,這也是《泰晤士報》的基本要求。
《泰晤士報》從來不報道假新聞,甚至編輯都不會添加評論刻意引導,只是報道新聞事實,最多稍加引導,讓讀者自己思考。
“不能說錯,馬其諾防線同樣是很多人智慧的結晶,如果說馬奇諾防線是錯的,那么我們就否定了很多偉大的工作——對于法國來說,馬其諾防線是最合適的,如果法國不修建馬其諾防線,那么說不定連現在的安全感都沒有——”肖恩·弗格森比較委婉,還是給法國政府留了面子。
“安全感,并不代表就是安全。”蘭德爾·威廉姆斯擅長抓漏洞。
“德國在只有十萬陸軍的時候,法國肯定是安全的。”肖恩·弗格森不著痕跡,在安全的局面,也架不住法國人自己作死。
“談一談法國和南部非洲的軍購吧,如果法國能從南部非洲獲得先進武器,那么法國有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安全?”蘭德爾終于問起《軍購協議》。
“當然可以!南部非洲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尼亞薩蘭軍工和尼亞薩蘭航空為法蘭西量身定做的武器,足夠將法國的敵人抵御在國門之外,可是法國現在已經失去了這個機會,我想某些人一定會對法國人的決定感到高興,甚至會比法國人更高興。”肖恩·弗格森終于露出腹黑的一面。
“我們都知道先進的武器并不一定能贏得戰爭,贏得戰爭的因素有很多,您怎么評價法軍部隊的戰斗力?”蘭德爾問的有技巧,稍不留神就是掉進陷阱。
“法軍部隊的戰斗力已經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得到證明,法國是偉大的,法國人是偉大的。”肖恩·弗格森說到這里就停止。
蘭德爾很好奇,法國政府難道就不偉大?
很明顯肖恩·弗格森的態度就是不偉大嘛。
“德國收回了萊茵蘭,現在又收回了薩爾地區,您作為國際聯盟行政院秘書長,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蘭德爾的問題越來越尖銳。
“好問題,我本人,以及南部非洲,從來都沒有放棄世界和平的努力,如果德國收回萊茵蘭和薩爾地區,能讓德國變成一個正常國家,那么這對于我們這個世界是一件好事。”肖恩·弗格森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刷聲望的機會。
“您對于阿爾貝特·薩羅總理怎么看?”蘭德爾看著采訪本有點發愁。
肖恩·弗格森的采訪,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吸引眼球的爆點,這樣肯定不行。
《泰晤士報》也是要銷量的。
“我能怎么看呢,一個剛剛上任十天的總理,他都沒有時間理順他的工作,就遇到了這么棘手的事情,這也是所有法國總理需要面對的問題,法國人正在失去耐心,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法國總理們,他們總希望新總理上臺后就大刀闊斧立竿見影,可惜那是不可能的,別忘了法國是一個如此復雜的國家——”肖恩·弗格森總算有了點情緒。
法國人更有情緒。
對于南部非洲人,法國人的態度還是挺好的。
畢竟在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南部非洲遠征軍付出巨大犧牲,才為法國帶來勝利。
南部非洲遠征軍在法國作戰期間,也沒有類似美國人的那些個破事,總體表現符合法國對于“文明國家軍隊”的預期。
所以在法國撕毀《軍購協議》之后,法國人只有一個要求。
那就是必須有人要為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