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德軍以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先導,很快就從幾個關鍵位置突破波軍的防守。
戰爭其實這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甘末林發動“薩爾攻勢”的時候,德軍已經占領波蘭。
9月17號,俄羅斯向波蘭發動進攻。
就在這一天,波蘭政府決定遷往羅馬尼亞。
28號,德軍和俄羅斯在布格河會師,德國政府希望波蘭投降。
波蘭政府堅決不投降,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在英國組建流亡政府,繼續對德作戰。
華沙雖然被占領,波蘭軍隊還在抵抗。
成規模的抵抗一直到10月5號才徹底結束,這時候德國終于能把主力部隊調往西線。
甘末林頓時坐蠟。
甘末林沒想到波蘭人輸的這么快。
單純看紙面數據,波蘭就算打不過德國,最起碼也能堅持一兩年,西班牙內戰都打了三年多呢,意大利到現在都沒有徹底征服阿比西尼亞人,波蘭人總不能連非洲人都不如。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德軍在波蘭戰役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戰斗力把甘末林嚇住了。
整個波蘭戰役,波軍死亡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10萬人逃至鄰國。
德軍死亡1060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余人。
所以甘末林在整個波蘭戰役期間,只發動了一次虛張聲勢的“薩爾攻勢”,德國和俄羅斯會師之后,法軍悄悄退回馬其諾防線,將20個村莊又還給德國人。
在這一次進攻的過程中,法軍甚至秋毫無犯。
這在德國和法國之間爆發的歷次戰爭中,堪稱絕無僅有。
可惜已經和俄羅斯瓜分了波蘭的德國,不會放過法國人。
按照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協議,德國分到18.8萬平方公里領土,2020萬人。
德國實力在增加,法國人在逃離法國,此消彼長下,甘末林后悔莫及。
波蘭戰役期間,法國擁有無數削弱德國的機會,即便派出轟炸機轟炸德國境內的關鍵設施,也能給德國的進攻制造一些麻煩,甘末林卻什么都沒做,坐視德國和俄羅斯瓜分波蘭。
俄羅斯為什么一直到17號才向波蘭發動進攻?
俄羅斯也等著英國和法國的反應呢,如果英法聯軍在德國進攻波蘭的第一時間就派出軍隊向德國發起進攻,那么俄羅斯根本不會出兵波蘭。
正是因為看透了英國和法國的綏靖政策,所以俄羅斯才在17號出兵波蘭,并在最后瓜分波蘭的過程中,獲得了比德國更大的收獲。
這么看的話,俄羅斯人才是最后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