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后阻止德國人的機會,卻被皇家海軍輕易浪費。
皇家海軍堅信德國人是去進攻法國的。
英國主力艦隊于下午7時30分從斯卡帕灣基地啟航,北上攔截德國艦隊,在北海海面展開戰斗隊形,搜索德艦,以求一戰全殲德國艦隊。
結果一無所獲。
和英國法國的情報機構相比,德國人的情報明顯更準確。
要不然你都沒辦法解釋為什么這么多巧合。
考慮到溫莎公爵和溫莎夫人的立場,一切就開始變得合理起來。
4月9日凌晨4時20分,德國駐哥本哈根使節向丹麥政府遞交了最后通牒,要求丹麥立即接受“德國的保護”,限定1小時內答復。
5時20分,德國駐奧斯陸的使節又向挪威政府遞交了相同內容的最后通牒。
此時德國艦隊已逼進挪威各主要港口,并已從海上和陸路向丹麥發起進攻。
在納爾維克,2艘挪威古老的裝甲艦“艾得斯伏爾德”和“挪奇”拒絕向德軍投降,德軍發動進攻,兩艘裝甲艦全部被擊沉,30名挪威水兵陣亡。
在奧斯陸,服役僅六個月的德軍旗艦“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被挪威軍隊的岸防炮擊沉。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是德軍最新的軍艦。
有意思的是,首先向“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開火的,是三門1893年安裝的德國制克虜伯280毫米岸防炮。
對“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造成致命打擊的,則是岸用雙聯裝魚雷發射管。
很多人就是通過“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才知道,魚雷居然還可以安裝在海岸上。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的沉沒,造成1600名德軍死亡,艦隊司令奧斯卡·孔末茨海軍少將落水后被俘。
9日中午,約5個連的德國空降兵在奧斯陸附近的福納步機場著陸,奧斯陸淪陷。
德國人的進步速度確實是讓人驚訝。
在進攻波蘭的過程中,德軍第一次實施閃電戰。
在進攻挪威的過程中,德軍已經開始嘗試立體作戰。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空降兵第一次真正參與作戰。
也就在德國開始進攻的同時,皇家海軍才意識到德國的真正目的。
9號午后,英國本土艦隊主力出現在卑爾根附近。
德國沒有出動海軍,而是出動轟炸機部隊,對英國本土艦隊發起攻擊。
結果是令人震撼的。
一艘英國驅逐艦被擊沉,一艘戰列艦和兩艘重型巡洋艦被擊傷,英國本土艦隊經過多次現代化改裝,增加了大量防空火力,卻依然無法有效防御德軍轟炸機的攻擊。
直到這時,溫斯頓才確定,羅克是對了,戰列艦確實是已經到了該淘汰的時候。
可惜已經晚了,英國自從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依然堅持“巨艦大炮”主義,將更多地資源放在海軍上。
現在英國終于受到了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