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期間,平民的作用肯定不如軍人。
楊·史沫資是想集中更多力量,將更多盟軍撤回英國。
不過那樣一來,也就意味著還滯留在圣洛克的南部非洲人,將失去逃離法國的機會。
“楊,不管到什么時候,我都希望你能記住,南部非洲優先!”羅克斬釘截鐵,就英法聯軍目前的表現來看,羅克不認為他們能在接下來的作戰中發揮多大作用。
英法聯軍在潰退中的表現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
德國的強大毋庸置疑。
可英法聯軍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德國的四號坦克數量非常少,主要還是二號、三號,性能跟英法聯軍的坦克相比并沒有強多少,無論如何也沒到一觸即潰的程度。
德軍突破阿登森林后,英法聯軍就開始潰敗。
大群大群的英法聯軍士兵漫山遍野,完全失去編制,士兵找不到軍官,軍官找不到士兵,如果遇到德軍,英法聯軍的士兵幾乎一槍不發,他們將步槍主動扔給德國人。
“拼命趕路”的德國人沒有時間接收俘虜,也沒有能力將步槍帶走,可也不能將步槍留給已經投降的英法聯軍——
于是德軍就將步槍扔到坦克下,用坦克將步槍全部軋毀。
凡此種種,以至于魏剛擔任法軍總司令之后,最擔心的不是德軍裝甲部隊,而是聯軍士兵已經對德軍產生的恐懼心理。
這是壓垮英法聯軍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樣的英法聯軍,就算撤回英國本土,恐怕也不再適合作戰。
“是的勛爵,是我的錯。”楊·史沫資滿臉慚愧,在這一點上,他遠遠不如羅克。
也不如曹士秀。
曹士秀是個合格的南部非洲軍人,時刻以南部非洲利益為主。
林鑄想做最后一個離開圣洛克的南部非洲人而求之不得,曹士秀雖然嘴上不說,卻在用行動證明南部非洲軍人的勇氣和擔當。
“你特么睜大眼睛看看,圣洛克還有數萬人沒有撤走,在他們全部離開圣洛克之前,我不會把任何一艘船給你!”曹士秀在面對前來協調的英國人時寸步不讓。
圣洛克擁有強大海運力量。
歐戰爆發后,南部非洲聯邦政府調集運力,將圣洛克的人分批撤走,現在滯留在圣洛克的人其實已經沒多少,更多都是這段時間涌入圣洛克的法國人和比利時人。
現在的圣洛克,僅游輪和郵輪加起來就有6艘,緊急時刻同樣可以用來載人的貨輪有13艘。
這些船加起來,足夠把圣洛克的人全部帶走。
曹士秀需要的是時間。
“將軍,和這里的平民相比,敦刻爾克的士兵更重要——”來自“發電機行動”指揮部的杰伊·阿爾弗雷德上校口不擇言。
“呵,你去對那些平民說吧,看看他們會不會撕了你!”曹士秀冷笑,南部非洲平民,在英國人看來,確實是不如盟軍士兵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