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鷂”現在裝備的是最新式魚雷。
巴西內戰后,南部非洲對魚雷的性能進行改進。
特斯拉研究所承諾的遙控魚雷雖然沒有研發成功,魚雷的可靠性卻有了大幅度提升。
威力不用擔心。
533魚雷重量2.9噸,裝藥量800公斤,50節的航速下射程為15000米,重型巡洋艦之下一發入魂。
兩架“海鷂”快速俯沖,在距離意大利驅逐艦500米時同時發射魚雷。
魚雷的射程雖然遠,不過為了保證攻擊效率,距離敵艦肯定是越近越好。
但是也不能太近,魚雷發射之后會在水面下航行一段距離,然后才逐漸上浮,距離太近的話會從敵艦底下穿過去,那就尷尬了。
500米剛剛好,就算驅逐艦的吃水較淺,也能保證攻擊效果。
這么短的距離上,驅逐艦就算馬力全開也無法逃脫。
更何況還是兩架“海鷂”同時發動攻擊。
意大利驅逐艦的排水量只有可憐的1500噸,標準的條約級驅逐艦。
“海鷂”的速度非常快,發射完魚雷之后馬上拉升,一架“海鷂”甚至擦著意大利驅逐艦的桅桿高速掠過。
意大利水兵這時候才清楚的看到,“海鷂”機翼下方的南部非洲三色旗。
其實不需要三色旗,“海鷂”的金屬機身,以及單翼外型已經清楚的表明身份。
“海鷂”從意大利驅逐艦上方掠過的時候,意大利驅逐艦上的防空武器甚至都沒有開火。
這里不得不重點介紹下意大利海軍。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1940年的當下,總人口4400萬人的意大利,只有85535名大學生,其中工科生僅占13.56%。
對比日本在甲午清日戰爭后,拿著大清國的賠款實行義務教育,到1900年適齡學童入學率已經超過95%,意大利人需要反思。
意大利海軍中軍官的數量嚴重不足,只占海軍總人數的5.4%,而在法國海軍和英國海軍中,這一比例分別為7.5%和9.2%。
意大利波拉海軍學校的機槍手,在參加實戰前只能射擊兩個彈匣,時間不到四秒種。
意大利參戰前,海軍的重油儲備嚴重不足,以至于北非戰役期間,隆美爾指揮的北非軍團需要油料的時候,意大利海軍居然因為缺少油料無法出海護航,眼睜睜看著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因為缺少油料活活渴死。
就這還有很多人吹意大利海軍。
怎么吹?
“海鷂”的飛行員還是值得信賴的,一枚魚雷命中意大利驅逐艦中部,劇烈的爆炸將意大利驅逐艦直接撕成兩截。
兩架準備補雷的“海鷂”都沒有得到參戰的機會。
這兩架“海鷂”上的飛行員應該很郁悶。
魚雷轟炸機在降落的時候,為了保證安全是要將魚雷扔掉的。
不管有沒有目標都得扔掉。
所以這兩架“海鷂”很遺憾的圍著正在快速沉沒的意大利驅逐艦飛了好幾圈,這才不情不愿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