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有件事忘了說,南部非洲參戰后,原本部署在伊麗莎白港的第一空降師,現在已經被部署到直布羅陀,加強直布羅陀的防守力量。
直布羅陀海峽對于英國的重要性跟蘇伊士運河不相上下。
蘇伊士運河完全在英國的控制中,擁有地中海艦隊和塞浦路斯分艦隊的協防,伊麗莎白港的軍隊也可以快速援助,安全上不成問題。
直布羅陀就很危險。
別忘了西班牙的佛朗哥,跟小胡子和胖光頭的關系都很好,長槍黨就是在德國和意大利的支持下才打贏西班牙內戰,“鐮刀行動”開始后,小胡子就希望佛朗哥能向直布羅陀發動進攻,被佛朗哥以西班牙境內共和政府的勢力尚未徹底清除,西班牙也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為由拒絕。
佛朗哥也不傻。
西班牙內戰中,長槍黨擁有德國和意大利的支援,尚且用了整整四年才打贏內戰。
別忘了西班牙內戰期間,英國和法國處于自身立場都選擇了中立,不僅沒有給西班牙共和政府任何支援,反而暗中為俄羅斯的支援制造了很多麻煩,長槍黨這才能打贏。
歐戰爆發后,西班牙和上一次世界大戰一樣選擇中立,既沒有在“鐮刀行動”期間進攻法國,也沒有聽小胡子的向直布羅陀發動進攻。
所以英國在直布羅陀的守軍,這才能等來第一空降師的支援。
第一空降師現在也歸大西洋戰區指揮。
大西洋戰區的總司令是巴頓,巴頓同時還兼任著第三集團軍的司令。
第三集團軍成立的時間較晚,部隊是以兩個國民警衛隊擴充到B級師為主,輔以六個倆剛果非洲士兵組建的聯盟部隊,總兵力13萬人。
第三集團軍的主要方向是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以及意屬北非。
法國停止抵抗后,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最初選擇聽從維希法國的命令,宣布中立。
英國因為擔心法國海軍的威脅,悍然發動了“弩炮行動”,南部非洲自然也是臥榻之側,豈容它人酣睡。
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部分和南部非洲接壤。
戴高樂組建自由法國之后,向維希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北非殖民地聽從自由法國的指揮,否則北非殖民地就將遭到自由法國的攻擊。
這個最后通牒絕對是狐假虎威,此時戴高樂手里可以指揮的部隊,只有通過敦刻爾克大撤退撤到英國本土的九萬法軍,根本沒有攻擊法屬北非的能力。
要攻擊法屬北非,最起碼得想辦法把軍隊從英國本土弄到北非吧。
法國海軍在“弩炮行動”之后,遵從達爾朗的命令聽從維希法國的指揮,根本不搭理戴高樂。
就算搭理,英國人也不會讓戴高樂把人帶走。
英國還指望9萬法軍協助英軍和南部非洲第一集團軍防守本土呢。
雖然現在看上去英國本土的防守固若金湯。
但凡事都怕萬一,萬一德國人突然渡過英吉利海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