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殖民地土著主動反抗英、法殖民軍,到時候剛剛經歷了世界大戰,實力嚴重受創的英國、法國,多半也無力應對。
跟在非洲的殖民地相比,對于英國政府來說,蘇伊士運河地位無比重要。
所以韋唯爾態度異常堅決。
即便尼羅河集團軍的實力,遠遜于意大利北非軍團,韋唯爾也堅決拒絕亞瑟和馮伏的“好意”。
既然韋唯爾態度如此堅決,那行吧!
有句話叫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這句話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是錯誤的。
格拉齊亞尼在接下來就完美的扮演了什么叫豬一樣的對手。
韋唯爾很聰明,知道尼羅河集團軍不是意大利北非軍團的對手。
同時韋唯爾也很清楚,意大利人并不了解南部非洲和英國之間的齟齬齷齪。
所以在格拉齊亞尼進攻的時候,韋唯爾發明了一種很神奇的戰術,打造了一支“橡皮部隊”。
在這支“橡皮部隊”里,橡皮坦克放掉氣之后,體積可以裝進板球袋里。
“野戰炮”可以收進餅干盒。
兩噸重的卡車,體積還沒有彈藥箱大。
為了讓格拉齊亞尼相信,尼羅河集團軍已經得到南部非洲裝甲部隊的援助,韋唯爾命令工程兵制造了坦克履帶痕跡,甚至修了一條假公路到西迪·巴拉尼以南,因為格拉齊亞尼的軍隊就駐扎在那里。
格拉齊亞尼也不傻。
在發現尼羅河集團軍有疑似強大裝甲部隊之后,格拉齊亞尼命令空軍加強對尼羅河集團軍的偵查。
這時候韋唯爾又讓人領著成群的駱駝在沙漠里行動,駱駝身后拖著耙子,走動便會掀起漫天沙塵,從空中觀察,就像正在行動的龐大坦克縱隊。
于是格拉齊亞尼確認在他的側翼,有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
11月1號第三集團軍抵達阿爾及爾,法屬北非通電加入自由法國。
格拉齊亞尼馬上命令部隊停止進攻,防御可能來自法屬北非方向的進攻。
法屬北非的實力雖然不強,但是潛力巨大。
法國外籍軍團的總部就在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
自由法國已經組建的數十萬法國殖民地仆從軍,也隨時可能增援法屬北非。
尼羅河集團軍又已經得到南部非洲裝甲部隊的援助。
一時間格拉齊亞尼真的是風聲鶴唳,四面楚歌。
這時候小胡子派出增援意屬北非的部隊也已經集結完畢,隨時準備前往意屬北非支援。
英國地中海艦隊總司令坎寧安壓力巨大,為了徹底斷絕意大利本土和意屬北非之間的聯系,坎寧安向亞瑟和麥克·托蘭提議,希望塞浦路斯分艦隊能派出更多軍艦,加強對地中海中部海域的控制。
亞瑟和麥克·托蘭很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