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英國來到比勒陀利亞負責談判的是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爵士。
菲利普斯抵達比勒陀利亞的時候,隨身攜帶了溫斯頓寫給羅克的親筆信。
這封信命運多舛,先后經過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和財政部的審核,并且經過戰時內閣的批準,這才來到羅克手中。
溫斯頓在信里陳述了英國目前的狀況,并且闡述了對1941年的展望。
溫斯頓希望南部非洲能加大對英國的支持力度,為了提高南部非洲的積極性,溫斯頓甚至在信中承諾,會讓出皇家海軍在印度洋的權力。
這當然是有代價的,英國讓出印度洋,那就表示南部非洲海軍在大西洋的活動,要以皇家海軍為主。
溫斯頓在信里有一個附件,上面羅列了戰爭爆發后,英國遭到的全部損失,其中僅11月之前的五個星期內,英國損失的船只總噸位就達到42萬噸。
溫斯頓在信中提醒羅克注意,日軍組建了五個師的海外遠征軍,隨時準備發動對南亞的進攻,一旦南亞的戰爭爆發,南部非洲在亞洲的利益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關于統一采購,溫斯頓希望南部非洲每個月向英國提供至少2000架作戰飛機,其中重型轟炸機的數量不能少于1500架。
這讓羅克很欣慰,溫斯頓總算意識到重型轟炸機的作用。
關于船只,溫斯頓希望南部非洲在保留自身必須的船只之后,將所有生產出來的船只都賣給英國。
不管是軍艦還是民用船只。
除了海軍之外,英國政府準備組建50到60個師,這些部隊需要的絕大部分裝備,都需要南部非洲軍工企業提供。
最后在關于付款上,溫斯頓用近乎哀求的口吻寫道:如果大不列顛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所有可以出售的財產,以至于大不列顛用鮮血贏得了勝利,拯救了文明之后,卻變得一貧如洗,那在原則上是錯誤的,其結果對于南部非洲和大不列顛來說都是不利的。
羅克看完信之后沉思良久。
這封信大概3500個單詞,包括附件在內一共15頁,是溫斯頓和羅克的無數通信中最長的。
羅克知道英國的情況很嚴重,但是沒想到嚴重到這種程度。
不過這也是羅克希望的。
英國要是不衰弱,南部非洲什么時候才能出頭?
“驅逐艦換島嶼”這種事,也不是羅克一個人能決定的,即便象征性,羅克也要報請國會批準。
就在上個月,羅克再次以近乎滿票的成績連任首相。
這并不值得驕傲,因為同樣是在十月,羅斯福第三次當選為美國總統。
和前兩次不同,羅斯福這一次競選的過程很驚險。
歐戰爆發后,羅斯福一度希望美國盡快參戰,但是遭到美國國內反對勢力的強烈阻撓,最終沒能成功。
這一次選舉開始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溫德爾·威爾基舊事重提:選舉羅斯福就意味著把他們的兒子、兄弟和情人送進墳墓。
羅斯福為此不得不公開宣稱:你們的孩子不會被送去參加任何外國的戰爭……我們防御的目的就是防御。
羅斯福的表態清楚的表明,美國短期內不會加入戰爭。
這對于南部非洲來說是好事,對于英國來說更是好事。
美國如果加入戰爭,盟軍并不一定就是美國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