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僅僅是意屬索馬里,就連厄立特里亞,英國都不愿意南部非洲接手,因為那會影響到英國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
這當然只是英國的一廂情愿,東非的最終歸屬,還得看未來的戰爭走向。
至少目前來看,在韋唯爾率領的尼羅河集團軍擊敗意大利北非軍團之后,一切對英國都很有利。
“如果大不列顛提早加大對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關注,情況也不至于糟糕到今天這個地步。”海爾·塞拉西一世滿腹牢騷,在倫敦和巴黎受到的冷遇,海爾·塞拉西一世永遠不會忘記。
“你是在指責大英帝國嗎?你沒有這資格,請記住這一點!”奧巴代亞不客氣,如果不是為了給南部非洲制造一些障礙,奧巴代亞根本懶得跟海爾·塞拉西一世廢話。
別驚訝,對于海爾·塞拉西一世這個皇帝,英國人從來沒有在乎過。
甚至如果有可能,英國更愿意支持伊姆魯公爵。
畢竟伊姆魯公爵對于15萬阿比西尼亞反抗軍的影響力更大。
海爾·塞拉西一世對奧巴代亞怒目而視。
奧巴代亞目光冷漠,沒有絲毫退讓。
“好的,我記住了!”海爾·塞拉西一世倍感屈辱,這話聽上去有秋后算賬的意思,奧巴代亞卻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大英帝國殖民世界幾百年,想找英國秋后算賬的人多了,海爾·塞拉西一世想報仇得排隊。
離開海爾·塞拉西一世的皇宮,奧巴代亞轉身去找馮伏。
是的,別管伊姆魯公爵和海爾·塞拉西一世怎么折騰,最終決定阿比西尼亞帝國命運的,還是南部非洲人和英國人。
馮伏所在的軍營,位于亞的斯亞貝巴市郊的山坡上。
意屬東非境內的戰爭結束后,第二集團軍分別向柏培拉和馬赫迪王國的首都喀土穆集結,隨時準備向其他戰區增援。
喀土穆和埃及之間有鐵路連接,部隊可以通過鐵路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開羅。
柏培拉位于紅海沿岸,通過蘇伊士運河同樣可以隨時增援。
隨馮伏駐扎在亞的斯亞貝巴的只剩下一個混成旅,兵力雖然只有五千,但是裝備了坦克和直升飛機,戰斗力異常強大。
奧巴代亞來找馮伏,希望海爾·塞拉西一世盡快登基的同時,還想試探南部非洲對于意屬東非的態度。
扼守紅海出口的索科特拉島,同樣是驅逐艦換島嶼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