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非、西非不同,法屬印度支那選擇加入維希法國。
一戰之后,法國實力愈發衰弱,對于法屬印度支那的控制力,和一戰前相比遠遠不如。
現在東亞的情況非常復雜,日本和美國,以及南部非洲在東亞都擁有強大實力,法國和上述三國相比實力弱小,用瑟瑟發抖都不足以形容法國人的窘迫。
“弩炮行動”開始后,聽命于維希法國的法屬印度支那,向日本開放邊境,默許日軍部隊進入法屬印度支那,這個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英屬馬來亞,以及樟宜海軍基地的安全。
在此之前,日本如果想襲擊樟宜海軍基地,艦隊必須從日本本土出發,距離樟宜海軍基地路途遙遠,成功的概率極低。
現在日本聯合艦隊可以利用法屬印度支那,距離樟宜海軍基地只有大約700公里,聯合艦隊如果晚上出發,天亮之前就可以抵達樟宜海軍基地。
羅克和戴高樂,對法屬印度支那的行為非常憤怒,所以就有了法國版的“島嶼換驅逐艦”。
“安德烈,說說你的想法,你想要一支什么樣的海軍?”羅克對于法屬印度支那有興趣,自由法國注定要失去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非洲可以接手。
法術印度支那,大概就是另一個時空中南半島三國那一片,以及法國從清政府強租的港口。
港口未來肯定是要還回去的,中南半島有著巨大的開發價值,南部非洲接手之后,樟宜海軍基地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一艘可以作為旗艦的戰列艦,四艘重型巡洋艦,四艘航空母艦,至少20艘輕型巡洋艦,以及五十艘驅逐艦,和相同數量的潛艇。”戴高樂獅子大開口,自由法國付出的,是法屬印度支那名義上的所有權。
南部非洲付出的,可是真金白銀。
“安德烈,務實一點,就算自由法國擁有你說的那些軍艦,也沒有開動那些軍艦需要的水兵。”羅克啞然失笑,做夢也不是這個做法。
英國的“島嶼換驅逐艦”,不管是馬耳他還是錫蘭、亞丁,都處于英國的實際控制中,“租借”給南部非洲之后,南部非洲馬上就可以接手。
法屬印度支那現在還不屬于自由法國呢,而且境內還有日軍活動,南部非洲想得到法屬印度支那,得派部隊一點一點打下來才行。
所以輕飄飄的一句承諾,就想從南部非洲得到一個實力強大到,足以讓自由法國成為海上強國的艦隊,戴高樂也是真浪漫。
“勛爵,法屬印度支那的面積可是有接近75萬平方公里。”戴高樂一點也不臉紅,75萬平方公里聽上去很大,其實也就跟馬達加斯加差不多。
想想法國是怎么失去馬達加斯加的吧?
即便在失去了“法蘭西”號戰列艦之后,法國還是沒能保住馬達加斯加,一無所獲不說,在國際上顏面盡失。
其實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南部非洲真想要法屬印度支那,那么過程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等戰爭結束后,法屬印度支那會和馬達加斯加一樣爆發叛亂。
剛剛經歷了戰爭浩劫的法國,肯定無力平叛。
于是只能坐看法屬印度支那獨立。
隨后法屬印度支那說不定就會加入某個打著地區聯盟名義,現在已經成為小國際聯盟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