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只攜帶了兩枚炸彈的“蒼鷹”不同,“海雕”兩翼下方的掛架上,掛滿了五十和一百公斤航空炸彈,機腹位置還有一枚500公斤的,這是為相對堅固的地面目標準備的。
為了這一次空襲,塞浦路斯分艦隊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偵察機早就已經確定油料倉庫的位置,所以在空襲開始后不久,機場的油料倉庫就被擊中。
劇烈爆炸引發的火光有百米高,事后統計,方圓一公里之內的玻璃都被摧毀,房屋也有不同程度受損,有一個連隊的意大利人駐扎在油料倉庫附近,這個連在爆炸中全部死亡。
還是有零星的德軍戰機掙扎起飛,可惜他們的數量太少,根本無力應對鋪天蓋地的攻擊,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被擊落。
空襲大獲全勝,超過200架德軍和意大利人的飛機被摧毀,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在短期內失去了通過帕基諾襲擊馬耳他的能力。
這個結果在迪爾將軍和麥克上校看來就很難接受了。
表現蹩腳的塞浦路斯分艦隊,卻擁有如此出色的海軍航空兵,這對于皇家海軍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嘲諷。
“我們需要加強航空母艦方面的力量。”迪爾將軍身為外交大臣和總參謀長,擁有一定話語權。
“航空母艦自身防護力太弱,一旦被戰列艦逼近,幾乎沒有逃生的可能。”麥克上校自相矛盾,他剛剛還在稱贊海軍航空兵的出色表現。
“那也得有機會接近航空母艦才行。”迪爾將軍略郁悶,皇家海軍內部,思想保守的軍官太多了。
就在迪爾和麥克討論的同時,塞浦路斯分艦隊已經向下一個目標前進。
大艦隊好不容易出動一次,不能只攻擊了帕基諾就草草收尾,得給意大利人更多的教訓才行。
意大利也是個島國,地中海沿岸可以攻擊的目標多得很。
按照麥克·托蘭的意思,塞浦路斯分艦隊要將意大利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全部掃蕩一遍,將意大利海軍徹底消滅,這樣塞浦路斯的安全才有保障。
可惜這個目標在短時間內無法達成。
意大利沿海的港口城市太多了,塞浦路斯分艦隊在攻擊了帕基諾之后,一路向北又連續攻擊了阿沃拉、卡西比來、錫拉庫薩、以及奧古斯塔,這才大搖大擺的返回塞浦路斯,一路上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有威脅的攻擊。
攻擊還是有的。
在襲擊卡西比來的時候,一艘意大利海軍的巡邏船,勇敢的向艦隊發起襲擊。
排水量可能還不到五百噸的巡邏船,要攻擊總數超過五十艘,排水量超過20萬噸的大艦隊,無異于螳臂當車。
塞浦路斯分艦隊襲擊帕基諾的時候,薩爾會議也進入尾聲。
按照戴高樂的意思,盟軍應該和軸心國一樣,各自劃分作戰范圍,為戰后的利益分配打下基礎。
這個要求明顯被無視。
法國都已經投降了,自由法國到現在還寸功未立,根本就沒有提要求的資格。
要是按照戴高樂的方式,大西洋歸英國、印度洋和亞洲歸南部非洲,法國就可以獨霸地中海。
別懷疑,戴高樂就是這么打算的,以自由法國目前的實力,搞不好戴高樂還真有成功的可能。
畢竟意大利北非軍團到目前所表現出來的戰斗力,還真不是接受了南部非洲正規訓練的自由法國軍隊的對手。
可是這又怎么可能嗎,法國將地中海視為核心利益的同時,英國和南部非洲也將地中海視為自己的核心利益,肯定不會放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