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雖然很生氣,但是在亞洲沒有軍隊,屬于無能狂怒。
南部非洲有能力反擊,印度洋艦隊隨時可以增援樟宜海軍基地,安琪率領的第四集團軍,和五十萬東印度軍隊,完全有實力將法屬印度支那收入囊中。
甚至有實力向日本本土發動攻擊。
當然日本人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羅克擔心的是,南部非洲如果和日本開戰,會讓虎視眈眈的美國人撿便宜。
甚至會讓法國人坐收漁利。
想想看,要是南部非洲剛向日本宣戰,法屬印度支那馬上就通電選擇加入自由法國,那么法術印度支那搞不好回向法屬北非一樣,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日本人的擴張已經達到極限,看美國人能忍受到什么時候。”羅克有耐心,亞洲的情況和歐洲一樣復雜。
在歐洲,羅克和溫斯頓一致認為,應該讓德國去進攻俄羅斯,等德國和俄羅斯兩敗俱傷之后,盟軍再反攻歐洲大陸。
亞洲也一樣。
美國和日本都將東亞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日本的擴張,已經嚴重影響到美國在東亞的利益,日本聯合艦隊如果沒有陸軍的配合,很難向樟宜海軍基地發起進攻,向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起進攻,反倒沒有任何障礙。
日本的情況和英國一樣,作為一個島國,首選將海軍作為重點發展對象。
問題的關鍵在于,海軍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戰爭爆發后日本才發現,要征服東亞還是要靠陸軍。
于是戰爭爆發之后,在東亞龐大不可一世的聯合艦隊,跟皇家海軍一樣無所事事——
也不對,皇家海軍還要反潛呢,日本聯合艦隊連反潛任務都沒有。
就這日本還在不惜一切代價,拿有限的資源拼命建造“大和”和“武藏”呢!
所以聯合艦隊也需要一個合適的對手,來證明聯合艦隊的價值。
“如果我們不先發制人,日本可能會突襲樟宜海軍基地,時間大概在德國進攻俄羅斯的同時。”馬丁擔心樟宜海軍基地的安全。
這的確很有可能,自從某位情報天才加入布拉德辦公室之后,布拉德辦公室的情報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以前布拉德辦公室收集情報,憑借的是強大的情報網。
現在有了某位坐在辦公室里,憑借碎片信息,就能天馬行空拼湊情報的家伙,布拉德辦公室終于進入完全體。
“想辦法讓日本人去進攻太平洋艦隊。”羅克決定禍水東引,既然能坐收漁利,何必主動出擊。
這個選擇也很英國了。
羅克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人也在做同樣的選擇。
另一個時空的珍珠港,一直讓陰謀論持有者津津樂道,很多人認為是美國故意讓日本偷襲珍珠港,所以才有了聯合艦隊的成功。
這個時空的情況和另一個時空有所不同。
另一個時空樟宜海軍基地沒海軍,英國花了五億英鎊修建樟宜海軍基地,卻沒有在樟宜海軍基地駐扎艦隊,如果有需要,英國會從本土抽調艦隊駐扎樟宜海軍基地。
這個時空的樟宜海軍基地有艦隊駐扎,同時還有實力強大的第四集團軍,日本如果偷襲樟宜海軍基地,那么就不是喚醒一個“沉睡巨人”,而是喚醒一頭“沉睡巨龍”。
這還得建立在偷襲成功的前提下。
就在羅克和馬丁謀劃著引導日本進攻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時候,法屬印度支那附近的昆侖島,印度洋戰區下屬的第四集團軍,已經和日本南下陸軍有了實際接觸。
昆侖島距離西貢230公里,總面積75.15平方公里,1862年,法國人在昆侖島設置監獄,流放關押反對法國殖民的人士。
維希法國向日本開放印度支那之后,昆侖島因為絕佳的地理優勢,成為日軍進攻東南亞的首選支點。
去年冬天,就有日本勘測隊伍登上昆侖島勘察。
從二月份開始,日本開始在昆侖島修建野戰機場,和可以停靠小型軍艦的簡易碼頭。
日本人的建設能力,跟南部非洲相比有巨大差距。
南部非洲修建碼頭和機場,早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大型工程機械了,日本人還是原始的建筑方式,效率低下,進度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