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很快降臨。
在德國傘兵的迂回路線上,有一個當地人的農場,農場里的房屋保存相對完整,可以為傘兵的行動提供一定掩護。
米勒上校很不安。
南部非洲軍隊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所以農舍里搞不好有南部非洲人的埋伏。
果然,當傘兵以散兵線接近農場的時候,通用機槍的聲音突然響起,緊跟著是尼亞薩蘭步槍清脆的射擊聲,數十名傘兵瞬間倒地不起。
米勒上校身為高級軍官,曾作為德軍交流團的成員前往南部非洲,對于南部非洲武器裝備有一定了解。
米勒上校去南部非洲交流的時候,尼亞薩蘭步槍尚未大規模普及,只有精銳部隊才有資格裝備。
所以當尼亞薩蘭步槍的聲音響起的時候,米勒上校頓時心頭一寒。
和德軍裝備的毛瑟不同,尼亞薩蘭步槍在射擊的時候不需要拉動槍栓,可以連續射擊,兩支尼亞薩蘭步槍組成的火力,堪比一挺班用輕機槍。
更何況還有通用機槍。
毫無疑問,傘兵們面對的,多半是一支南部非洲王牌部隊。
就算是王牌,米勒上校還是要打起精神。
畢竟德國傘兵,也是德國的王牌。
王牌對王牌。
米勒上校很久以前就想試一試,南部非洲王牌部隊的戰斗力了。
傘兵雖然沒有重武器,迫擊炮還是有的,米勒上校的部隊就裝備了剛剛列裝部隊不久的短款88毫米迫擊炮。
在米勒上校的指揮下,四門短款88毫米迫擊炮很快組裝完畢,向不遠處的農舍進行轟擊。
德國炮兵的能力還是很出色的,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就已經得到充分證明。
三發急速射之后,農場中心位置的農舍轟然倒塌,傘兵們再次出擊。
這一次反擊的火力果然就弱很多。
米勒上校心情稍稍放松。
南部非洲王牌部隊的戰斗力,也就這么回事嘛。
這個念頭還沒有從米勒上校的腦海中消失,農舍的廢墟中突然沖出一輛坦克。
一輛有著迷彩噴涂,外面又披了一層偽裝網的“豹”式坦克。
在傘兵驚駭莫名的目光里,“豹”式坦克直接沖入傘兵組成散兵線,以碾壓的姿態大殺四方。
米勒上校痛苦的閉上眼睛。
王牌之間的差距,并不僅僅體現在士兵的戰斗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