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情況也沒有好到哪兒去。
如果得不到支援,已經空降的傘兵和空降兵,恐怕無法看到明天的太陽。
德國人也確實是想盡了一切辦法,空降兵在伊拉克利翁機場降落的同時,德軍地面部隊就開始乘坐帆船,向克里特島發動地面進攻。
真的是帆船,其他船找不到,都已經被地中海艦隊和塞浦路斯分艦隊擊沉。
連為帆船護航的都是炮艇,意大利人的驅逐艦被地中海艦隊和塞浦路斯分艦隊堵在拉斯佩齊亞出不來,德國人甚至把火炮搬到帆船上,這樣多少可以獲得一些心理上的安全感。
不過坎寧安和麥克·托蘭又怎么可能讓德國人輕松渡海呢,地中海艦隊第一驅逐艦分隊在路易斯·蒙巴頓勛爵的率領下,和塞浦路斯分艦隊派出的艦隊聯手對嘗試渡海的德國陸軍進行打擊,在歐戰大陸所向無敵的德國陸軍,終于品嘗到失敗的滋味。
路易斯·蒙巴頓勛爵率領的第一驅逐艦分隊,一共由四艘驅逐艦組成。
塞浦路斯分艦隊這邊的高杰上校,率領的艦隊是由兩艘輕型巡洋艦,以及六艘驅逐艦組成。
“對付帆船居然要使用輕型巡洋艦,南部非洲人太過分了——”當看到高杰上校率領的艦隊時,蒙巴頓勛爵很郁悶。
天知道南部非洲哪來那么多驅逐艦和巡洋艦。
在之前的“島嶼換驅逐艦”計劃中,南部非洲已經向皇家海軍移交了近百艘輕巡和驅逐艦。
皇家海軍得到的情報表明,南部非洲造輕巡和驅逐艦的速度,比移交給皇家海軍的速度更快。
就在不久前,鯨灣造船廠只用了150個小時,建成了一艘萬噸級商船,這個速度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歐戰爆發后,德國潛艇使用狼群戰術,對盟國商船進行襲擊,僅去年下半年,被德國潛艇擊沉的英國商船總噸位就達到150萬噸,這對英國的補給造成了巨大影響。
現在對于英國來說,殖民地還有無數資源可供調用,卻沒有足夠的商船,將殖民地資源源源不斷運抵英國本土。
于是就在“島嶼換驅逐艦”的同時,英國政府希望能從南部非洲租借商船,幫助英國轉運物資。
對于這樣的要求,南部非洲聯邦政府肯定不會拒絕。
英國人對于船只是有要求的,為了便于生產,船只的結構非常簡單,易于大規模建造。
同時船只的載貨量要求比較高,英國人希望運載量可以在五千噸以上。
另外考慮到英國本土沒有油田,英國政府希望船只是以燃煤驅動。
南部非洲不缺油。
為了賣出去更多的石油——
呸呸呸,不是,為了更好的提高效率,南部非洲造船廠對英國政府提供的設計圖進行修改,確定了最終方案。
這種被羅克命名為“自由輪”的船只,自身排水量只有7000噸,載貨量卻高達9140噸,由于使用內燃機,船只的速度可以達到11節以上,且安裝有防空武器,自身具備一定防空能力。
從今年初開始,“自由輪”大量生產。
今年第一季度,盟軍被德國擊沉的商船總計達到110萬噸。
同一時期,南部非洲生產的自由輪,總噸位達到150萬噸,速度還在不斷加快。
這就讓英國人很郁悶了。
自由輪由于結構簡單,使用壽命只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