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加快撤離克里特島的時候,安東尼·瓊斯正在組織防御。
英國軍隊可以撤,南部非洲軍隊不能跑。
要把克里特島戰役拖到一個月以上,不僅關系到國家聲譽,同時也關系到盟軍在1941年的計劃能不能順利展開,英國人正是因為有了南部非洲軍隊的加入,所以才如此肆無忌憚。
英國人的態度很明確。
我們大英帝國陸軍確實不行,既然你們南部非洲陸軍那么強,那么就由你們來頂住德國人的進攻。
頂不住怎么辦?
那就大家一起倒霉嘛。
安東尼·瓊斯不管英國人那邊戰況如何,要不要追究英國人的責任是羅克的事,安東尼·瓊斯的責任是完成任務。
要把時間拖到一個月以上也不太容易。
克里特島的地形復雜,河流南北走向,山脈東西分布,利用山脈和河流組織防御是最合理的。
不過山脈和河流,同樣會給南部非洲的機械化部隊制造巨大障礙,這是一柄雙刃劍。
從伊拉克利翁到蓬比亞,距離大約45公里,要給德國人一種再加一把勁,就可以把克里特島拿下來的感覺,不能讓德國人絕望,就要主動把伊拉克利翁讓給德國人。
不過想把伊拉克利翁讓給德國人也不容易。
畢竟之前第35師把德國傘兵和空降兵部隊打得太慘了。
傘兵都已經被打到主動投降的地步,第35師如果主動放棄伊拉克利翁,那么多半德國人會懷疑這又是一個陷阱。
就跟克里特島戰役爆發之初,德國曾經短暫擁有克里特島的制空權一樣。
“不,德國人不會懷疑的,畢竟我們已經失去了馬拉馬機場和雷西姆農,所以就算我們主動撤離,德國人也不會懷疑這是陷阱。”魯盛不擔心這個問題,英軍和希臘軍隊都已經一敗涂地,這就給了南部非洲主動撤退的理由。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整條防線如果有一點被突破,不及時填補的話就會造成整條防線的崩潰。
現在形式很明顯,英軍和其他盟軍都已經開始撤離,南部非洲軍隊如果固守克里特島的話,那么就將孤軍奮戰,這明顯對南部非洲軍隊很不利。
當然安東尼·瓊斯不這么認為。
還是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如果說英軍在一戰期間的表現,還給南部非洲的將軍們留下一些希望的話。
那么英軍在二戰爆發后的表現——
特別是在克里特島戰役爆發后的表現,徹底打破了南部非洲人對英國的幻想。
德國人對克里特島的空降,伊拉克利翁是重點,空降到伊拉克利翁的傘兵和空降部隊最多。
結果空降到伊拉克利翁的德國傘兵和空降兵,遭受到自從歐戰爆發以來的最慘重損失。
馬拉馬機場和雷西姆農機場反倒一觸即潰,英軍別說反攻,甚至連最起碼的抵抗都沒有,就主動放棄了陣地,這實在讓人始料未及。
現在安東尼·瓊斯倒覺得,仗打到現在,貌似沒有英國人,情況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