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依舊頑固,不僅不提起重視,連最基本的回復都沒有,這讓羅克都開始懷疑大胡子有沒有看到羅克親手簽署的電報。
應該是看到了的,畢竟南部非洲是當世最強大的國家。
大胡子應該不同意這一點,否則他就會給予羅克應有的尊重。
“如果德國進攻俄羅斯的時候,我們從背后給予德國人重重一擊——”安東尼·瓊斯念念不忘的還是和德國人一決雌雄。
“想都不要想,勛爵絕對不會這樣做。”魯盛對羅克無腦吹捧,南部非洲參謀部已經制訂了好幾個反攻歐洲大陸的計劃,時間都是未定。
以戰略的標準來看,歐洲大陸其實處處都是漏洞,小胡子就算把400萬軍隊都拉到沿海地帶駐防,還是可以輕松找到漏洞。
所以小胡子才這么迫切的希望擊敗俄羅斯,獲得更大的戰略縱深,只有這樣德國才有可能和盟軍對抗。
當然小胡子也沒有放棄和盟軍的溝通,就在一個星期之前,小胡子還通過美國人,向南部非洲和英國釋放“和平”的信號。
南部非洲和英國態度一致。
和平可以,不過必須以1939年以前的歐洲大陸情況為前提。
小胡子是肯定不會接受這個前提的。
“你覺得,德國人有沒有擊敗俄羅斯的可能?”安東尼·瓊斯擔心俄羅斯人會跟法國一樣。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芬蘭戰役的結果充分表明,俄羅斯軍隊的戰斗力,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強大。
而德軍在征服歐洲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戰斗力,絕對比在克里特島戰役中的表現強大無數倍。
所以羅克和溫斯頓的禍水東引,唯一的漏洞就在于俄羅斯能不能頂住德國的攻擊。
薩爾會議期間,溫斯頓表示過對俄羅斯的擔心。
羅克不擔心。
俄羅斯軍隊的戰斗力,確實是沒有大胡子想象中的那么強。
不過俄羅斯人的戰斗意志,絕對超出小胡子的預料。
“德國人肯定不會如愿的,我們會在戰爭最后一刻加入。”魯盛微笑,這個問題南部非洲的參謀們早就考慮了無數次。
看看南部非洲軍隊的部署就知道。
第一集團軍在英國本土,第三集團軍在北非,第二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在塞浦路斯。
如果俄羅斯頂不住德國的攻擊,那么南部非洲軍隊隨時可以在德國本土、法國、以及巴爾干發起登陸,到時候德軍主力肯定要回防,俄羅斯則趁機回血。
如果頂得住那就慢慢耗,兩敗俱傷最好,到時候盟軍就可以趁虛而入,不但解決德國給文明社會帶來的危機,順手解除俄羅斯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