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心國部隊分為三部分,在長度超過1500公里的戰線上同時開始行動,數量之多和配合之密切令人驚訝,即便是南部非洲軍隊也做不到更好。
同時讓羅克驚訝的,是俄羅斯軍隊潰敗的速度。
德軍發起“巴巴羅薩計劃”的時候,俄羅斯在俄德邊境囤積了430萬人,這大概是人類有戰爭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兵力。
和龐大的兵力相比,俄羅斯軍隊的重武器數量同樣令人深刻。
1.4萬輛坦克!
超過9000架飛機!
大約3.3萬門火炮!
不考慮武器性能的話,南部非洲要湊出這么多數量也得傾盡家底。
幾乎是在德軍空軍對俄羅斯發動空襲的同時,德軍地面部隊也突破俄羅斯邊境,向俄羅斯軍隊發起進攻。
俄羅斯地面部隊同樣毫無防備,除了在布列斯特之外,幾乎所有方向的德軍都進展順利。
布列斯特要塞位于白俄羅斯和波蘭交界的布格河東岸,是連接華沙-莫斯科以及立陶宛-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的交通要道,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
俄羅斯和德國瓜分波蘭之后,布雷斯特要塞成為一座軍營,重新回到俄羅斯人手中。
俄羅斯軍隊對布列斯特要塞進行了加固和修復,不過因為修復要塞的工人都是囚犯,進度感人。
到巴巴羅薩計劃發起時,布列斯特要塞的加固和修復工作還沒有完成,許多應該布置重火力的關鍵位置仍然是空空蕩蕩,守衛要塞的部隊沒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隊也沒有高射炮,炮兵部隊沒有大炮,士兵們只能使用輕武器作戰。
也正是因為俄羅斯人的松懈,在戰爭爆發前,德國人預計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將布列斯特要塞拿下。
打破德國人幻想的,是俄羅斯人的戰斗決心。
守衛布列斯特要賽的俄羅斯軍隊,憑借輕武器頂著德國重炮和飛機的狂轟濫炸,和德國裝甲部隊血戰一個月,成為俄羅斯衛國戰爭第一階段的傳奇。
俄羅斯人后來專門拍了一部電影紀念發生在布列斯特要賽的戰斗。
在22號當天,南部非洲還不知道俄羅斯人的損失有多少。
不過所有消息都是對俄羅斯人不利的。
22號中午,羅克得到一個新的消息,去年剛剛被俄羅斯吞并的立陶宛宣布獨立,并且派出軍隊加入軸心國,參與對俄羅斯的進攻。
對于這個消息,羅克一點也不驚訝。
現在只是立陶宛,接下來波羅的海三國都會加入軸心國,俄羅斯人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幸好我們沒有登陸歐洲——”小斯被德國人表現出來的攻擊力嚇出一身冷汗,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到不了冬天俄羅斯就要滅國。
“我們可不是俄羅斯人!”亨利看不上俄羅斯,兩次世界大戰,俄羅斯的表現都不咋地。
上一次世界大戰俄羅斯中途退出,差點導致協約國這邊徹底崩潰。
這一次戰前盟軍這邊多次提醒,大胡子沒有絲毫回應,所以俄羅斯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亨利對于南部非洲軍隊的自信心,跟大胡子對于俄羅斯軍隊的自信程度差不多。
不同之處在于南部非洲軍隊值得亨利信任,俄羅斯軍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