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德軍的戰線太長,并不能將所有軍隊用于對莫斯科的攻擊,所以在局部戰場,俄羅斯的兵力是有優勢的。
俄羅斯人已經習慣了冬天的嚴寒,德國人卻無法適應。
進入11月,德國人坦克和裝甲車因為低溫很難啟動,官兵也沒有足夠多的保暖棉衣,只能聚在一起用寶貴的汽油烤火。
沒有木柴。
俄羅斯人撤退的時候將能帶走的東西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就一把火全部燒光,連門板都不留給德國人。
德軍希望占領俄羅斯的石油產區,不過這一計劃現在還沒有如愿,俄羅斯人已經做好了寧愿有采油設施全部破壞,也不留給德國人的準備。
說到堅壁清野這項工作,俄羅斯人是真的有決心。
在莫斯科全城總動員之后,連克里姆林宮都修筑了街壘,準備跟德國人打巷戰。
為了對抗德國人,俄羅斯人在莫斯科設置了59個秘密軍火庫,為淪陷區的抵抗部隊支援。
在莫斯科大劇院、中央電報局大樓、“地鐵”和“民族”賓館等著名建筑內,俄羅斯人埋設了地雷;甚至連著名的圣瓦西里大教堂都布置了炸藥,原因是有人推測,如果德軍占領莫斯科,那么小胡子有可能參觀圣瓦西里大教堂。
對冬季作戰毫無準備的德國人,到11月的時候已經無力發動新的進攻,這時候德國中央集群總司令盤點傷亡,德國第四集團軍內損失最嚴重的師,各種戰斗非戰斗減員已經超過三分之一。
歐洲的軍事理論里,一支軍隊的損失超過百分之三十就將完全失去戰斗力。
俄羅斯人損失更慘。
德國這邊損失最嚴重的才達到百分之三十。
俄羅斯這邊是整個師甚至整個軍全部打光,莫斯科戰役剛爆發的時候俄羅斯這邊125萬人,現在加上從中亞遠東調回來的25萬軍隊,再加上這段時間開進莫斯科的增援部隊,打了一個月后,剩余總兵力加起來居然只剩110萬,損失之慘重根本無法統計。
11月7號,莫斯科戰役進行到最關鍵的階段,俄羅斯準時舉行十月革命24周年大閱兵,大胡子在閱兵式上發表演講我們的國家正在遭到入侵,全體公民和軍隊都要不惜用盡每一滴鮮血來保衛我們的土地和村莊。
南部非洲駐俄羅斯大使安德烈費爾南德斯在閱兵后,給比勒陀利亞發送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報,希望南部非洲聯邦政府能給與俄羅斯跟更多的援助。
安德烈費爾南德斯是白俄貴族后裔,俄羅斯帝國滅亡后,安德烈和他的家人移民南部非洲,跟現在的俄羅斯沒有感情。
羅克不懷疑安德烈對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的忠誠,他是被俄羅斯人的堅決和勇敢所感染。
都不說安德烈,就連小斯和亨利,在俄德戰爭爆發后,對俄羅斯的態度都從冷漠或仇視,變成了尊重和同情。
進入11月,莫斯科戰役進行的同時,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正在頓巴斯集結兵力,試圖向羅斯托夫發動進攻,打開通向巴庫油田的通道。
與此同時保加利亞也開始在布爾加斯集結兵力,加里波第半島同樣被戰爭陰云籠罩。
藍色港灣山谷,駐守在這里的保加利亞軍隊依然是第25團。
時間已經過去近半年,情況還沒有任何改變,第25團不進攻,防守要塞的軍隊也不反擊,南部非洲人有恃無恐,根本不擔心要塞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