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自從戰爭爆發以來,日軍一直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所以日軍組織的搶灘登陸,在王盛和陳陽看來就有點業余。
“連例行炮擊都沒有,日本人有點托大”陳陽非常不滿,日軍不僅僅是沒有炮擊,空中連一架日軍飛機都沒有,這不是托大,而是傲慢。
“炮擊不得浪費炮彈么,大概日本人認為,咱們都已經提前撤離了”王盛冷笑,已經登陸的日本人,甚至連灘頭陣地都不設,剛剛登陸已經開始組織戰斗隊形,向島嶼內陸發起進攻。
這也不能怪日本人。
雕門島的風景優美,十大最美麗的島嶼不是吹出來的,第一次來到雕門島的人,都會被這里的景色所震驚。
海軍陸戰隊在布置防御的時候,并沒有破壞沙灘附近的風景。
所以在登陸艇向雕門島前進的時候,海水清澈到一眼可以看到海底的紅珊瑚。
五彩斑斕的熱帶魚在珊瑚中游弋,滿載士兵的登陸艇周圍有海鷗在飛翔。
12月的雕門島溫度適宜,海風依然柔和,陽光溫暖的讓人昏昏欲睡。
這種環境下哪能跟血肉橫飛的戰場聯系到一起嘛,對于日軍士兵來說,這簡直就是旅游。
二十一世紀的雕門島,沙灘上有充滿熱帶特色風景木屋。
這個時代可沒有。
為了清除射界,沙灘上連個石頭都沒有,所有樹木也全部被清空,所以登陸的日軍就算想,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修建一個完善的灘頭陣地。
那就先來一次試探性進攻。
參與進攻的日軍部隊大概一個中隊,200人左右。
日本的陸軍編制是由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師團組成,中隊大概相當于南部非洲的連隊級別,這里日本人就開始玩起花招,雖然同樣都是連隊,日本的“連隊”卻比南部非洲的連隊兵力更多。
第18師團剛剛占領關丹,士氣正盛。
一系列的勝利打破了歐美軍隊的神話,連帶著對南部非洲軍隊的評價也一路走低。
至于東印度
東印度部隊是南部非洲的仆從軍,地位就跟英軍中的英印部隊,以及美軍中的菲律賓部隊一樣。
看看英印部隊和菲律賓部隊,在馬來戰役和菲律賓戰役中的表現,日軍根本不是來做戰的,而是來接收繳獲物資的。
這一時期的日軍,在經驗和士氣上,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
日本有一點很神奇,軍隊高層經常會犯一些不該犯的戰略性錯誤,基層軍官的素質卻不低,這一時期日軍中老兵的比例還是挺多的,戰斗力很強。
在日本軍官的指揮下,一個中隊的日軍士兵,排成戰斗隊形,開始向雕門島內陸前進。
在他們前方不到500米處,碉堡里的東印度第15師官兵已經做好戰斗準備,他們的武器包括半自動步槍、通用機槍、高平兩用機槍、反坦克炮、迫擊炮、自動榴彈發射器、火箭筒,以及火焰噴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