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遠程無線接入手機,或者電腦。利用天4CP軟件相關自動化編程方式,直接對產品進行設計。極為方便。”
老王問道:“辛老板,你們給把程序段也變了?重換了一種語言嗎?”
數控車床運行,不同產品制造,需要編輯不同的程序。
實際上,和軟件編程有一定相似之處。
同樣也是采用類似于編程語言的東西。
不過,實際上不能成為語言。因為沒有過于復雜。
目前,廣泛才用的是G代碼。有數字字母組成。
當然,編程過程中,不是把這些代碼全都敲出了,但也必須認識熟知。要是看不懂,那還怎么搞。
辛啟天知道老王的疑惑,笑道:“我們用一種更加非機器思想的方式,改進了車床使用。”
一位瘦弱的男子問道:“如果你們的數控裝置,不符合國際主要標準。恐怕不太好市場化。辛老板,您有什么考慮呢?”
辛啟天說道:“我想問問大家,一個能熟練操控數控車床的工人,需要培養幾年?”
“至少也得六年吧。”
“我覺得要十年!”
“那是以前了,現在孩子們都是大學畢業的,知識積累足夠。不用從頭學。”
辛啟天說:“好,差不多大家都認為七八年左右。我取個中間值,八年!大學畢業,至少得是正經大學。現在一些個學生,畢業后什么學業都沒學到,和沒上學一樣。”
“所以說,我們培養一個普通的數控機床工人,需要整個龐大的投資。”
“但是我們需要的工人數量是多少呢?我們給予的技術工人工資,特別是年輕人的工資待遇是多少。”
“相比同行業整個來看,選擇制造業,對于年輕人有沒有吸引力呢?”
這個話題深入下去,確實有點嚴肅,令人沮喪。
老實講,所有人都知道。傳統領域的方方面面,國內追趕真是很辛苦。
當然,可以給說大道理。比如,技術更落后的時代,我們也都過來了。從歷史上來看,我們技術是不斷趕著。當初的前輩也沒有絕望,我們環境其實更好,更不應該絕望。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是,光講道理。不講肚子不講利益,為愛發電嗎?
一些行業,確實待遇不好。為什么不好?為什么不提升呢。
牽一發動全身,要提升,不是一個兩個人,無數個。企業本來就賺不到錢,這樣一來,沒的活直接死了完了。
這當然很殘酷,因為同樣的數年讀書,大學高材生。同樣努力付出,為什么工資待遇差距這么明顯。
所以,慢慢下去,行業會更加萎靡。
這就是追趕者的無奈。先行者一靠技術,市場已經耕耘一遍,他們把錢賺夠了,技術升級。
后來者技術很差,利潤空間就極小。然而你還得去追趕技術,追趕研發是要錢的,要資源的。
賺不到錢,活不下去,談何追趕。
所以,一部分依靠大方向支持撥款,一部分,靠工人們大公無私。
辛啟天把這些說完,望著眾人沉重的表情,笑道:“技術短時間是不好提升的,但是我在考慮,是否能夠想辦法解決一定問題。”